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最近有朋友問到了這個問題,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說。


如果非得談價格結構(體系),就得搬出來一堆專業名詞了:


商品差價體系:

現貨購銷差價、期貨溢價、現貨溢價、季節差價、地區差價……


商品比價體系:

工業品比價、農產品比價……內外盤比價、指數間比價、指數合約比價……成本比價、產能比價、消耗品比價……


價格形式體系:

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市場調節價……


所以我們身為交易者、投機者該怎麼想這些事情呢?


記住:價格包容一切。你的職責不是去算價格合不合理,也不是算結構體系框架和構成。而是為了賺取差價。


所以必須要清楚的是:


如果非要在期貨中套用價格體系的話,要記住這兩點:


1.當前交易的合約的價格區間體系關係。


2.主力合約和遠期合約的價格關係。


先從當前合約的價格區間體系一步一步說吧:


1.隨便打開一個合約。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2.橡膠的這個合約的最高和最低價格確定了,這就是在這個時間週期內的整體結構。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3.然後找到幾個重要的轉折點(看我箭頭位置就好),確定幾個明確的價格帶,然後就發會現,每次的漲跌幅和震盪幅度很類似,(這是各個品種的價格漲跌空間結構)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4.即便是在兩個關鍵的反轉位置畫等距線,也是能發現一些端倪的,價格其實是在按照一定的空間結構隨著時間發展,如果交易進場前的策略中體現出這樣體系的話,是不是就可以更好的量化和設定交易止損及目標呢?更甚者,配合時間,我們會更清楚該在什麼情況下做空做多。而且這個結構在各個週期都有體現。你可以畫得間距小一些,也可以大一些,都能找到結構的!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然後我們再聊聊主力合約和遠期合約的結構比:


剛才咱們說到了價格結構是有期貨現貨比價結構的,期貨畢竟是大家的預期價格,在近期合約的交投最活躍,而遠期價格呢,就沒那麼活躍了,誰也不願意拿錢炒作一個快一年才交割的合約。所以呢,實際的現貨價格往往在你能看到的最遠期合約上體現得比較精準。


還拿橡膠品種舉例: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2014合約(如果你有很好的交易通道,還能看到更遠期的合約價格哦),現在的價格是11650/噸,現在的主力投機合約呢?

科普如何理解期貨中的價格結構。

2009合約呢,9710左右,如果我們把遠期合約看作是當前現貨市場指導價,就可以清楚,當前的期貨投機價格是明顯低於現貨的。

介紹兩種價格結構——


contango和backwardation:

contango-期貨溢價

backwardation-現貨溢價


用升、貼水來表述,也可以說成:

contango-期貨升水、現貨貼水

backwardation-期貨貼水、現貨升水


現在的橡膠期貨就是contango,合約價格近低遠高。


這說明什麼呢?就是商品的供應過剩近期供應充足不能表明遠期供應充足,低價格低利潤會導致生產減少,抬高價格。


這就是對比結構了,得出結論:當前是contango結構,所以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前近期合約的跌幅暫緩,下跌形態越來越不明顯。反而上漲的幅度更強一些。


所以,在交易上就可以儘量減少空頭的策略,或設計空頭策略的時候偏短期一些,而多頭的策略可以偏長期佈局。如果有空單的話,也可以儘量的縮減持倉等等。


這是兩個較為簡單基礎的結構,具體的其它結構介紹,就看你們是不是真想知道了,說2天都說不完。總之,結構就是在整體裡找層次和不同,大可不必太往心裡去,做好當前的交易計劃,然後認真執行,這個才是交易者最該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