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交易“輕裝上陣”濰坊高新區開啟“開評標全流程電子化”新模式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 4月9日,濰坊一建築企業項目負責人王發起順利地完成了他負責項目的開評標工作。工作流程的簡化讓他感受到了公共資源交易流程創新帶來的便利。王發起介紹說,剛剛完成開評標的項目是投資5000多萬元的高新區珠光街及高新一路工程施工及監理項目。“在之前,像商務標、技術標、報價函等都需要提交紙質材料,耗費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辦公耗材。”王發起告訴閃電新聞記者,“而參加這次開標會議,我只帶了一個小小的‘CA’鎖就走完了全部流程,十分方便。”在他看來,濰坊高新區今年採取的全流程電子化開評標,不僅節約了企業投標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讓交易過程變得更加透明,為企業之間開展競爭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平臺。

公共资源交易“轻装上阵”潍坊高新区开启“开评标全流程电子化”新模式

過程簡潔,效率提升,為企業復產復工帶來了便利。閃電新聞記者瞭解到,珠光街及高新一路工程施工及監理項目是濰坊高新區通過電子評標的方式完成評審的首例工程項目。作為濰坊高新區今年政府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的公告發布、投標報名、招標文件獲取、保證金繳納、評標、中標公示等環節全部通過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操作完成,實現招投標過程的全程留痕,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運作也成為高新區招投標工作的新常態。

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濰坊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最大的亮點在於開標環節採用線上解鎖投標文件的方式,省略了紙質投標文件拆標流程,開標時間提速了近50%。評標過程全程保密、“匿名”打分,減少了人為干預,並依託電子交易系統強大的報價、串標分析功能,更易發現標書雷同、清單錯誤等問題,有效遏制了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標等現象,規範了招標投標活動、降低了招標投標成本。同時,較大的節省了人工清標的時間和精力,減少了評委大量的工作,大大提高了評標的效率和質量,打通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的“最後一公里”。

“我們還將推行‘不見面’開標,打破必須在交易場所進行開標的傳統模式,為優化營商環境作出新貢獻。”濰坊高新區資源交易辦主任魏新荷介紹說,“接下來,我們將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依託,充分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創新開標方式,真正把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打造成為公開透明、服務高效、便民利企的交易平臺。”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劉蓓 濰坊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