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坑,哪有那麼容易填的?

1

老媽打來電話,說表姐給她打電話,一直在哭。

姨媽(表姐的母親)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患了精神疾病,每年都要犯幾次,平時穩定的時候也是靠藥物維持;姨父(表姐的父親)好吃懶做,又愛喝酒,經常喝醉犯渾。

表姐還有個哥哥,平時在外地養蜂,也照顧不到家裡。

表姐在杭州,一家三口,兒子剛上大學,可以說家庭是比較幸福的。但是一牽扯到父母的問題,就讓人非常無奈了。

管,管不了管不起;不管,看不過去。

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這些年,表姐也常常因為對父母的放心不下又無可奈何而暗自傷心。

2

這些年,原生家庭這個詞是越來越為眾人所知了。我不贊成所有的鍋都讓原生家庭去背,但是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我一個朋友昨天找我聊天,35歲的她至今還沒有好好地談過一場戀愛。她告訴我她父母一直關係很不好,兩天小吵三天大吵,所以她對親密關係總是很戒備。因為她的婚戀問題,她的父母最近幾年才不吵了。

對此我也深有體會。我父母的關係是不平等均衡的,家中所有的家務都是由我媽來做,所以從小我就對我爸爸憤憤不平。在我處對象的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期刻板地要求男女平等,哪怕嗅到一絲不平等,我也會對對方表示出不滿。

父母的關係,家庭的氛圍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這通常在最初階段讓一個人形成他/她的世界觀與處世方式,影響Ta們以後的人生。

3

表姐好像初中都沒有讀,後來在杭州工作成家。對錶姐而言,她也上演了農村最底層孩子的逆襲了。

小時候,家庭對她沒有多少惠顧與幫助;而現在她卻要負擔起原生家庭的重擔。

有時她也會說,不管了不管了,管不了,但畢竟是父母,她還真能不管麼?所以這種壓力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了。

電視劇中講原生家庭的也有很多。比如前幾年的《歡樂頌》,以及現在熱映的《都挺好》,都引起了很多討論和爭論。

當成年後的樊勝美還因為家庭影響自己的事業和生活,當家變成了“枷”,愛還是這個家庭得以維繫的紐帶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