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沙漠小村“驢得水”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19日電(董亞倩、李夢婷)連日來,人保財險新疆分公司“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駐新疆皮山縣亞村工作隊帶領村民,揮鍬剷土,修渠引水。如此興師動眾,居然是為了驢。

隨著渠道竣工,汩汩清流被引到村邊的“託驢所”,亞村700多頭驢自此喝水不再難,貧困村民依靠驢產業脫貧增收也有了保障。

南疆:沙漠小村“驴得水”

村民給驢喂水。

在亞村所處的和田綠洲,驢曾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上世紀50年代,由於“蹭”了庫爾班·吐魯木大叔的熱度,和田毛驢甚至火到了全國。近年來鄉村公路延伸到南疆各村莊,摩托、轎車、電瓶車逐漸成了當地主要交通工具。

南疆:沙漠小村“驴得水”

駐村工作隊查看驢的情況。

驢皮、驢肉、驢奶……驢全身是寶,隨著驢產品藥用、保健功能不斷開發利用,養驢收益不斷提高,一頭母驢受孕成功,僅驢駒和驢奶就能賣出近萬元,加之亞村百姓有養驢經驗,驢產業成為當地農民擺脫貧困的扶貧重點產業。

去年,駐村工作隊把政府免費發放給貧困戶的良種驢託養在合作社,統一管理,科學養殖。工作隊還尋找資金購買飼草料,並在村裡招聘了12名“驢保姆”,幫助村裡做大做強驢產業。

然而,驢舍遠離村民居住區,驢喝的水,全靠從一公里外拉運,飼養員每天都要開著電動三輪車往返亞村和合作社運水。

南疆:沙漠小村“驴得水”

駐村工作隊與村民一起修水渠。

“滿滿5大桶水,有一噸重,只勉強夠驢喝一天。”飼養員阿不來提·依提說,驢動不動踢翻水槽,加上氣溫回升快、沙漠邊緣水蒸發量大,合作社的驢越來越喝不夠水。水不夠喝,驢很快會瘦。

南疆:沙漠小村“驴得水”

駐村工作隊與村民一起修水渠。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困難,人保財險新疆分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啟動“調水”救援計劃。在和當地水管部門協商後,他們帶領村民,僅用3天時間就挖出一條900多米長的水渠,徹底解決了亞村合作社的難題。

駐村工作隊隊長田榮華說,驢是村民的“錢袋子”,讓“驢得水”就是給村民脫貧增添了一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