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很多人說,客家人是最好客的人群之一;

家裡來客人了,客家人的熱情從一頓飯就能讓你感覺到,熱情款待,濃濃的賓主之宜非常的nice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逢年過節,客家人少不了做應節的食物

像在春節每家每戶都會做。油餈(客家話)、白餈(也就是用糯米做到餈粑,各個地方說得不一樣)、清明節會做發糕、端午節會包粽子、農曆七月十四會做“葉子餈”主要是用特定的葉子包上裹有餡料的餈粑、中秋節也會包粽子等等這些重大節日,客家人都是非常重視這樣的節日形式的。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這個“油餈”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做法呢?

其實這個非常簡單,就是用糯米飯加水加糖和麵,然後把面做成一個個,裡面是空心的,把這些做好的空心的“餈”放到熱 油鍋裡面炸至熟透金黃就可以了,這些做好的“油餈”在過年的時候,會作為早餐、還有貢神、拜訪親朋好友的必選之一。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油餈下鍋了~~~~~···~······~

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還是非常考驗技術的;

#油餈的製作步驟↓

首先,面要和好,水和糖的比例一定要比例好,不然做出來的油餈沒有味道,跟吃麵粉沒有區別,所以第一步要把控得好;

其次,就是把油餈做成空心的狀態,這裡也是非常關鍵,如果在捏空心的時候,整個油餈捏的不均勻,就照成了,一邊薄一邊厚的現象,同時炸出來的油餈會大小不一;還有就是面的收口,這個也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收口不好,整個油餈就會進油破掉,影響美觀。

最後,在炸的過程中,油溫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慢火,又不能大火,火候要適中,同時也是要根據油的變化來把控這個油溫的。所以在客家人的人家,一到做“油餈”每家每戶會聚集在一起,一家做完到下一家,而且炸“油餈”會叫當地有經驗的來炸。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圓圓的油餈快炸好啦(* ̄︶ ̄)

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油餈”對於其他人來說沒有多大的感觸

但是對於客家人來說這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懼艱辛,踏踏實實,這是客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是客家人們的特點;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我的家鄉美食-油餈(你們哪裡叫什麼?)

這樣的“油餈”,在你的家鄉有嗎?有吃過這樣的“油餈”嗎?會做來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