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特 別 感 謝

《德藏新疆壁畫》系列賞析推送至今受到了微信平臺讀者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轉發。在此致以最真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敬意!遙遠的神秘西域,千年的丹青藝術,能夠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在大家的目光裡停留,進駐到腦海心田,是我拍攝記錄西域壁畫的心之所向。德藏壁畫,無法迴歸其母體,而我們的回眸關注,一如心靈傳送帶,讓它們與石窟再次相聚!

——丁和

點擊瞭解“ ”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饒宗頤先生題書《德藏新疆壁畫》


▼克孜爾石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石窟遠眺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第117號窟

時代:約公元4世紀 谷內區。由前室和主室組成,前室內平面方形,一面坡頂;主室平面方形,淺覆鬥頂。窟內壁畫有多層重繪痕跡,德稱“重繪窟“。

“在佛殿入口的上方,這種佛陀畫像有許多都脫落了,但在原畫部位卻露出了壁畫,這些壁畫是整個遺址中最漂亮、最值得注意的壁畫。”

——格倫威德爾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第117號窟平面、剖面圖


①《天人與坐佛》

(寬324cm 高148cm)

(橫屏欣賞)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北壁、東、西壁和南壁各繪4欄壁畫,原壁畫上又重繪2層,3層壁畫內容重疊在一起,可見天人和坐佛。”(《克孜爾石窟內容總錄》,第148頁)這就是位於主室北壁中上部兩欄的壁畫。上欄繪為手持鮮花和樂器的天神。下欄結跏趺坐的是佛和菩薩,在他們中間還站立有手持雷電的人物形象。

▼ 局部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克孜爾石窟漸廢之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之下。有牧民居住在洞窟裡,生火做飯、取暖,導致壁畫遭受不同程度破壞。第117號窟就是這樣一個遭受煙燻破壞及其嚴重的洞窟……

▼ 洞窟現狀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克孜爾石窟—谷內區入口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攝著《德藏新疆壁畫》

鳴謝:

新疆龜茲研究院 吐魯番文物局

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新疆龜茲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丁和|《德藏新疆壁畫》(十五):重繪窟——克孜爾第117號窟

丁和在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 End -

九璞十景 | DHJPSJ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