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魏都區:新動力 新發展 新氣象


在河南省許昌市中心城區發展版圖上,市區文峰路、昌盛路、天寶路、京廣鐵路之間的圍合區域,相對形成了一片“發展凹地”。今年,許昌市編制了相關規劃,擬在這一區域打造“雙創”宜居示範區,建設“宜居活力的公園城市片區”“智慧創新的轉型試驗區”。

一子落地,滿盤皆活。“雙創”宜居示範區的啟動建設,如同市委、市政府使出的一招妙棋,激活了中心城市建設的一池春水。

作為建設“雙創”宜居示範區的主陣地、主戰場,2020年,許昌市魏都區委、區政府把“雙創”宜居示範區作為一號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激發發展新動力,並形成新氣象。按照“高位起步、生態佈局、宜居宜業、打造樣板”的定位,“一年成框架、兩年有雛形、三年見成效”的目標,“規劃引領、基礎先行、政府主導、並聯推進”的思路,我市努力把“雙創”宜居示範區打造成“一都一城”的“創新廠”和“實驗區”,進而打造成魏都區的產業基地、全省的宜居標杆。

扛穩使命擔當 科學謀劃統籌推進

這是一片宜居之地,交通便利,生機盎然;這是一方創業熱土,八方助力,熱潮湧動;這是一座產業新城,項目踵至,名企雲集……“雙創”宜居示範區是全市六大綜合開發區域之一,也是許昌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重要載體,範圍為京廣鐵路以東、文峰路以西、昌盛路以南、天寶路以北,規劃總面積約20.21平方公里,其中,魏都區佔總面積的60.9%。

作為建設“雙創”宜居示範區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魏都區既有底氣,又有優勢。近年來,魏都區緊跟中央、省委和市委城市建設部署,決策早、幹得好,打基礎、利長遠——“五大園區”初具雛形,主力企業上升趨勢強勁,新上企業層次相對較高,創新驅動高校合作不斷加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養老服務、社會治理等工作走在前列。

“措施要具體、項目要落地”的要求。自去年9月以來,魏都區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指揮長的“雙創”宜居示範區開發建設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招商融資、土地徵遷、規劃建設等4個組,成員單位涵蓋魏都區的20個職能部門;建立完善晨會、周例會及聯席會等制度,通過召開會議,協調各單位、各部門落實“雙創”宜居示範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舉措,通報工作進展、研究破解工作難題等。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在生機勃勃的魏都區,項目建設高潮迭起、捷報頻傳:總投資16億元的許昌魏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破土動工;恆大悅龍臺商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影城主體結構業已封頂;陳莊街(五一路至灞陵河段)順利完成人行道面層鋪設……在魏都區“雙創”宜居示範區的建設現場,不斷刷新著發展新速度,升騰著發展新氣象,書寫著發展新精彩。

路通則心通,路暢則業暢。

縱橫交錯的路網,便捷暢達的交通,既能方便群眾出行,又能拓展“雙創”宜居示範區的發展空間,提高產業承載能力。為此,在紮實推進“雙創”宜居示範區開發建設中,魏都區全面鋪開發展框架,啟動“三縱三橫”路網工程(“三縱”即文峰北路、勞動路貫通、漢風路;“三橫”即萬通街、宏騰路、陳莊街),提升區位交通優勢和競爭優勢。

在“三縱三橫”路網道路規劃中,具體路段分別是萬通街(文峰路至濱河路段)、宏騰路(恆豐路至京廣鐵路段)、陳莊街(文峰路至京廣鐵路段)、文峰北路(永昌大道轉盤向北755米)、勞動路貫通工程(天寶路至永昌路段)、漢風路(天寶路至建安區界)。6條主幹道路全長約16.845公里,主幹道設計標準高,平均路寬40米,建成後路網結構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軸線,搭起“雙創”宜居示範區發展框架,暢通區域交通內循環,加強公共交通與軌道交通線的聯繫與預留,助力許昌市構建快慢共融、便捷的公交系統,暢通物流、人流、商流。

結合“三縱三橫”工程時間節點,魏都區完善工作機制,千方百計保質量、保安全、保序時、保節點、保工期,全力推動工程建設。分包縣級領導靠前指揮,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協調解決問題。魏都區直部門明確責任,逐級傳導壓力,倒排工期,確保每項任務責任單位清楚、責任人清楚、完成時限清楚。按照“階段目標責任分級法”,全面落實月、周工作進度計劃,搶抓施工黃金季節,加速項目推進。

由綜合協調工作組牽頭,不定時進行現場抽查,聯合魏都區委、區政府督查局一週一次現場督查,嚴格實行動態管理和進度跟蹤,杜絕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現象發生,嚴守廉潔紅線、嚴守安全底線、嚴守質量高線,確保按時建成,且建成一條、達標一條。

明確責任狠抓落實。魏都區通過“月調度、季督查點評、年考核”制度,確保重點工程按進度推進,切實將“三縱三橫”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以重點項目為支撐 規劃引領顯特色

提升城市檔次,加快發展現代科技產業,吸引一批高層次人才到示範區創業創新,引導職業農民和返鄉農民工高質量創業,增強創業、創新品牌影響力,活躍大學生創業……通過對“雙創”宜居示範區項目的科學謀劃,有序推進,魏都區力爭實現這些目標。

為此,根據“雙創”宜居示範區現狀及推進的週期性,魏都區科學謀劃片區佈局,高起點、高標準謀劃片區開發建設規劃思路,形成各有側重、互相補充的城市特色功能區域;初步謀劃以永昌西路、清潩河、永興西路為界,將“雙創”宜居示範區分為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智慧雙創產業示範區、生態宜居活力區、城市配套服務區等四大功能區域,努力把“雙創”宜居示範區打造成“一都一城”的“創新廠”和“實驗區”,成為魏都區的產業基地、全省的宜居標杆。

按照“高位起步、生態佈局、宜居宜業、打造樣板”的定位、“一年成框架、兩年有雛形、三年見成效”的目標、“規劃引領、基礎先行、政府主導、並聯推進”的思路,以“三縱三橫”路網建設為骨架,以重大項目為支撐,2020年,魏都區圍繞“雙創”宜居示範區共謀劃項目29個,總投資114.8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8.84億元,包括2個工業項目、4個服務業項目、6個社會事業項目、2個農林水項目、11個能源交通項目和4個城建項目。

“對已開工項目,增加施工力量,掀起建設高潮,形成更多的投資量;對計劃開工項目,抓緊辦理前期手續,組織施工要素,保證第一時間進駐工地。”魏都區“雙創”宜居示範區開發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魏都區運用有解思維,對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拆遷、資金、前期手續等問題,迎難而上、迎難而幹,突破瓶頸,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困難。

一幅幅凝心聚力、亮點紛呈的發展宏圖,一聲聲逆勢而上、奮發有為的時代強音,一個個富民強區的民生工程,一批批馬力十足的重點項目……一年之計在於春,魏都區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一年成框架、兩年有雛形、三年見成效”的目標,以務實肯幹的態度、只爭朝夕的勁頭,把大事辦好、大事辦快、大事辦優,科學佈局道路設施、遊園綠化、社會事業用地,有重點、有兼顧地分段實施工程建設,確保“雙創”宜居示範區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原載於2020年4月8日《許昌日報》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