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謀劃影響未來發展的行政區劃調整事項,近日陸續浮出水面。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3月16日,蕭縣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蕭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工作實施方案》(審議稿)。根據方案,蕭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目前的龍城鎮遷移到當地“網紅”地——鳳城新區。

蕭縣鳳城新區是鄭徐高鐵蕭縣北站所在地,由聖泉鄉、龍城鎮部分區域構成,2015年以來,一直是蕭縣新型城鎮化的“主攻”方向, 按規劃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

作為縣政府未來駐地,鳳城新區所在的聖泉鄉撤鄉設鎮也已提上日程。3月30日,中共蕭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聽取並審議通過了 《蕭縣人民政府關於聖泉鄉撤鄉設鎮工作的報告》。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這些行政區劃調整事項的背後, 是安徽省蕭縣跨省與江蘇省徐州市的深層次對接,是蕭縣主動向東融入徐州都市圈的戰略決心。

政府駐地遷移

3月16日,蕭縣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指出, 縣政府駐地由龍城鎮遷移到鳳城新區,有利於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提高行政效率,優化城市佈局,拓寬城市發展空間,推動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各相關單位、鄉鎮要密切配合,確保政府駐地遷移工作依法合規、穩定有序推進。

龍城鎮,古稱蕭國,目前是蕭縣縣政府所在地,是蕭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著名的國畫之鄉,龍城畫派起源地。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在這次縣政府常務會議之前,蕭縣政協於3月11日召開的十屆十六次常委會(擴大)會議上, 與會人員就已聽取了蕭縣民政局關於《蕭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報。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國務院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批准變更時,同時報送國務院備案。

這意味著,蕭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事項需要安徽省政府審批。 同樣需要安徽省政府審批的,還有蕭縣近期謀劃的另外一項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即鳳城新區所在的聖泉鄉撤鄉設鎮。

聖泉撤鄉設鎮

3月30日,中國共產黨蕭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蕭縣政府網站發佈的通稿稱, 這次全會聽取並審議通過《蕭縣人民政府關於聖泉鄉撤鄉設鎮工作的報告》。

會議強調,實施聖泉鄉撤鄉設鎮,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有利於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有利於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有利於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對於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這次全會上,蕭縣縣委書記黃韡代表縣委常委會講話指出, 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工作合力,確保撤鄉設鎮工作高效推進。

黃韡還特別強調:“縣民政局和聖泉鄉等有關部門、鄉鎮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積極主動加強與省、市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明確責任、迅速推進,確保按要求完成各節點任務,紮實做好申報工作。”

根據《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九條,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這意味著聖泉鄉撤鄉設鎮需安徽省政府審批。

黃韡在講話中還要求,要堅持規劃引領,發揚優良作風,

打造蕭縣地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秉承嚴格標準、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的思路,以聖泉鄉撤鄉設鎮為契機,進一步合理佈局我縣城鎮體系、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改善人居環境,大力提升城鎮品位,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提升我縣城鎮化建設水平。”

據蕭縣政府網站介紹,聖泉鄉又名鳳城,位於蕭縣城區北部,南隔鳳凰山與蕭縣城區龍城鎮相連,東與徐州搭界。聖泉鄉面積121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行政村,29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7.4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鄭徐高鐵蕭縣北站即位於聖泉鄉。

撤縣設市

聖泉鄉撤鄉設鎮,在蕭縣還有樣板意義。

黃韡在縣委全會講話中強調,“要及時總結有效做法,為積極穩妥推進全縣撤鄉設鎮工作有序進行積累經驗,打造讓黨和人民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工作樣板。”

早在2017年2月,蕭縣曾因謀劃設立縣級蕭國市而備受關注。不過,當時蕭縣距撤縣設市的標準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故而該項工作推進緩慢。

蕭縣民政局2018年10月答覆網友時介紹稱,“近年來,蕭縣撤縣設市工作開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的體現,是推動蕭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動力。

但距撤縣設市的標準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根據民政部最新設市標準,撤縣設市必須經濟指標、人口指標、社會發展指標、公共基礎設施指標等幾個條件同時滿足方可設市。

其中, 第一項經濟指標:擬設市區域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或人均地方本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連續2年位居本省所轄縣40%以內(即我省排名前24名)。2017年蕭縣地區生產總值269.97億元,雖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收入不斷增加,但人均GDP水平僅為19339元,位居全省第48位。2017年蕭縣財政收入為23.04億元,位列全省第28名。

第二項人口指標:擬設市區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位居本省前30%(即我省排名前18名)以內或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7年全國城鎮化率58.5%,安徽省為53.3%,而2017年蕭縣城鎮化率僅為38%。

第三項扶貧領域:國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區確定予以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和財政補貼縣原則上不設市。2012年3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全國592個貧困縣,蕭縣名列其中。”

“雖然撤縣設市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但綜合分析,我縣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撤縣建市目標是切實可行的。”蕭縣民政局當時還分析指出,“當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包括國家的政策變動,建市的標準會不會提高以及縣與縣之間的激烈競爭等, 但‘撤縣設市’作為引領我縣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標準和要求,能夠充分激發我縣的發展潛能,實現在現有基礎上發展成效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不過,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制約蕭縣“撤縣設市”的因素正在不斷消解。譬如,經濟指標層面,2019年蕭縣縣生產總值378.6億元,增長8.9%,在安徽省縣域經濟總量(GDP)20強中位列第16名。

徐州“後花園”

地理位置上, 蕭縣地處安徽省北大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地處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是離徐州最近的縣城,到徐州西三環僅15公里。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藍色區域為蕭縣

歷史上,蕭縣自西漢時期一直屬徐州管轄,兩地民間也交流密切。1955年開始,蕭縣隸屬安徽宿州。

然而,行政區劃並無法阻擋兩地民間交流的密切,由於蕭縣比徐州任何一個行政管轄縣都要近,蕭縣人來徐工作、置業的不在少數。

特別是近年來徐蕭兩地交通條件的改善,蕭縣作為徐州“西大門”和“後花園”的說法越來越多被提及。在徐州西區,很多蕭縣人白天乘車到徐州工作,晚上回蕭縣休息。

僅15公里的路程決定了徐州、蕭縣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密不可分。近年來, 蕭縣也主動承接輻射效應,深化交通運輸、產業轉移、生態旅遊等方面的對接,積極融入“徐州經濟圈”。

2019年12月23日,蕭縣縣長武戈在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0年,蕭縣將“大力實施開放發展戰略。加快融入長三角、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建設發展戰略,積極在道路交通、園區產業、城市建設等方面與徐州深層次對接, 主動向東融入徐州,力促線型發展轉變為扇形發展”。 而蕭縣與徐州深層次對接的“主戰場”就在鳳城新區,也就是蕭縣人民政府謀劃遷往的新駐地。

向東融入徐州

鳳城新區是蕭縣近年來重金打造的當地“網紅”。

2015年,蕭縣縣委、縣政府抓住鄭徐高鐵開通戰略機遇,作出了“主攻鳳城”的戰略部署。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鳳城新區全稱鳳北新城綜合試驗區

,位於蕭縣鳳山以北,由聖泉鄉、龍城鎮部分區域構成,總面積12.48平方公里,佔蕭縣規劃城市面積的12.81%,規劃人口16.5萬。

作為蕭縣對外交流的窗口,鳳城新區定位為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山水城市。更重要的是,鳳城新區是蕭縣積極對接融入徐州的“主戰場”:鄭徐高鐵和311國道貫通而過,規劃建設中的蕭縣軌道交通,與徐州地鐵1號線無縫對接。

宿州市一縣政府駐地將遷移?最新消息來了!

鳳城區位分佈圖

在蕭縣近年來的政府工作中,鳳城新區建設進展每年都會被提到。2019年,蕭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鳳城新區‘三年大變化’實現完美蝶變,‘生態效應’‘文化效應’‘高鐵效應’日益凸顯。”報告還提到, 2019年要“按照鳳城新區‘2020年基本建成’要求,著力加快新區項目建設”。

按照規劃,建成後的鳳城新區,將重點佈局行政商務、生態宜居、新興產業、文化旅遊等核心功能, 承接蕭縣老城區的城市功能與產業轉移,形成新老雙城、“一體兩翼”的格局。

鳳城新區對於徐州以及徐州都市圈的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鳳城新區的規劃建設對於徐州乃至整個淮海經濟區都有著重要意義。區域合作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必然趨勢。蕭縣作為徐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單元,自身發展與徐州都市圈區域經濟一體化密不可分。特別是高鐵和地鐵時代加速了人流、物流的流動,與之相伴的是資金、技術和信息產生的輻射力。”《徐州日報》2018年7月的報道《蕭縣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中介紹稱,“在高鐵、地鐵、公交道路等交通配套加持之下,

鳳城新區也將緩解未來徐州城市的人口壓力和交通壓力,發展大城市外圍新的產業,擴大城市職能。

跨省一體化

行政區劃跨省雖然無法阻擋民間交流,但 蕭縣向東融入徐州仍需面對極其複雜的跨省協調溝通等現實問題。徐州至蕭縣軌道交通項目進展緩慢便能充分說明這一問題。

徐州至蕭縣軌道交通項目自蕭縣鳳城新區至徐州地鐵一號線終點站(徐州泉山區漢王新城杏山子站),直線距離約20公里,其中徐州境內約6.6公里,淮北境內約1.5公里,蕭縣境內約11.9公里。工程預算建設經費大約為60億元人民幣。

蕭縣發改委2019年9月就該項目進展回應網友問詢時介紹,該項目為蕭縣“十三五 ”重點項目,且已經列入2017年5月18日安徽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現代鐵路交通體系建設規劃》(2017-2021年)(皖政辦秘[2017]124號)文件,並列入宿州市線網規劃與2018年1月17日《宿州市人民政府關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批覆》(宿政秘[2018]4號)文件批覆。 目前,已完成預可研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及相關專項編制文本。

蕭縣發改委介紹,徐州及宿州兩市領導高度關注蕭縣對接徐州軌道交通項目,在宿州市與徐州市多次協商下,2018年4月25日,宿州市政府與徐州市政府在蕭縣縣政府就蕭縣與徐州市綜合交通事宜召開對接會,以便對軌道交通項目進行深入對接。

更大的利好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等政策背景下,這種跨省一體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有望解決。中央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點名提到要“加強徐州、衢州、安慶、阜陽等區域重點城市建設,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協同發展”

2020年4月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將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列入2020年重點發展任務,“以軌道交通為重點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有序規劃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推進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合理延伸,實施‘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支持重點都市圈編制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END

來源:澎湃新聞、蕭縣政府網、徐州都市晨報等

審核:潘云然、楊永琪

本文轉載自"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6605490760385028/",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尊重原創版權,如有冒犯,請私信立即刪除。同時歡迎各類投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