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我們該怎麼辦?

出成績啦!啥成績?經濟大考的成績唄。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這可是自1992年以來,首次的負增長。

啥意思?相當於30年的學霸,突然掛科了。2020年開局這麼慘,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呢?

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GDP是啥?GDP,全名叫“國內生產總值”,就是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生產的東西加起來,總共值多少錢。

經濟下行,我們該怎麼辦?


所以啊,GDP是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越高說明越富。一季度GDP出現負增長,是因為飛出了疫情這隻“黑天鵝”,鬧得全民家裡蹲,沒人敢出門,企業停工停產,生產的東西少了。

不過,隨著疫情被控制,很多地方已經復工復產,經濟也會逐漸復甦。

所以啊,當下的第一要務就是:莫慌!

莫慌是莫慌,老百姓還能做點什麼不?借用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論,不做脆弱的玻璃球,落地就碎,要做反脆弱的乒乓球,借地起飛。在“黑天鵝”滿天飛的時代,投資理財,要學會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經濟下行,我們該怎麼辦?


怎麼獲益呢?“反脆弱”,有三招:

1、擁抱變化:誰能想到,短短几年,高速公路還在,收費員崗位已經不在了。以前是,穩定壓倒一切,現在是,穩定壓倒一切,哈哈。這幾年理財環境突變,資管新規落地,保本保息產品不再。死守“穩健”也是一種風險,不如主動學點金融知識,加強反脆弱的能力。

2、扛住變化:市場穩定沒指望,情緒穩定要跟上。怎麼跟上?唯有信奉長期主義,才不會被恐懼和貪婪反覆調戲。

經濟下行,我們該怎麼辦?

3、善用變化:家庭投資試試“槓鈴策略”。比如,將90%的錢放在收益不高,但波動很小的地方,像定期存款、國債、年金保險、理財等等;而將另外10%的錢投資高風險產品,比如基金、股票等。這樣整個組合最多虧10%,而預期收益可能遠超預期喔。

風,會熄滅蠟燭,卻讓火越燒越旺。

風雲變幻的時代,希望您活成一堆火,渴望得到風的吹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