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圖片|網絡(侵刪)

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一位年輕媽媽進入了關於“睡眠訓練”的付費群,然後學以致用地讓出生三個月的女兒和自己分房睡——用被子裹住女兒的身體。女兒自己調整到趴睡的姿勢,然後悲劇就開始了……(另一版本說是“指導老師”要求孩子趴睡)


剛開始她聽見女兒哭得撕心裂肺,哭聲和平時的很不一樣,然後媽媽到群裡問怎麼辦。


那個所謂的“指導老師”說:“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管,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然後這位媽媽還真的沒有管。


兩小時後,這位媽媽進房間給女兒餵奶,發現女兒因為缺氧已經被悶死了。


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 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基本的育兒知識

例如這個事例中的寶媽,她不切實際地讓自己三個月大的嬰兒和自己分房睡,就是缺乏常識。如果自己缺乏常識,很可能會聽信黑心商家的胡言亂語。其實“指導老師”說那麼多隻是為了賺錢,說錯了什麼絕不負責。

  • 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孩子

例如這個事例,寶寶太小不會翻身其實是很正常的事,這個時候有必要幫助孩子翻身。這些關乎身體發育的問題,急也急不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大吼:“怎麼著也不會那也不會啊!”

孩子如果什麼都會,那豈不是天才?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一出生就馬上會說話,都是要經過後天的學習的。孩子就是因為“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才要每天堅持上學、堅持提問。

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孩子是一株鮮活的幼苗,請不要“拔苗助長”

有些家長想讓孩子繼承自己的“夢想”,所以強迫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參加“魔鬼式訓練營”,希望他在某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看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很多父母會覺得欣慰。但是認真想想,孩子這麼忙,有沒有做過他想做的事呢?孩子是不是也有夢想呢?

如果孩子錯過了自己的童年,那長大之後,要怎麼彌補呢?

孩子被家長培養出“危機感”“競爭意識”“功利心”,每日都都想超越別人,但是又感覺自己比別人差,有時候又感覺自己追不上別人,久而久之就有了心理疾病。

如果把孩子看成一株幼苗,它最需要的其實是適量的水分和養分,並非一股強大的力量把它連根拔起。

所謂水分和養分,其實就是指父母的幫助和支持,而那股將幼苗連根拔起的力量,就是指對孩子的過度訓練。

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

養孩子和放風箏的道理差不多:無論多用力地把風箏扔出去,它都很難飛上天。反而大風吹來的時候鬆開手,風箏會自己飄的越來越高。

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這樣不能做、那樣也不能做,企圖讓孩子趨向完美,長期以來孩子就會有叛逆心理,家長說什麼他都不聽。

讓孩子犯一些小錯誤,讓他承擔後果、接受批評,孩子更能記住教訓,然後逐步改善自己的行為習慣。

又例如那個“懶人吃餅”的典故:蘭東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妻子外出,蘭東因為沒有妻子的餵養活活餓死。

可以引申為: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服務太周到,孩子就會越來越依賴家長。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他就會自暴自棄。

媽媽悶死三個月大的女兒: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總而言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真的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



我是 ,希望可以發表更多的情感美文。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