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我們是真實存在還是被虛擬出來的?

人類不能直觀的感受宇宙的本質,大腦只是能感知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所以我們運用抽象的概念和工具來感受宇宙的本質。技術的進步不公讓我們對宇宙有了更廣泛的認識,它也讓我們意識到一些令人發毛的可能性。

比如,在未來,我們或許可以模擬整個宇宙,但如果這樣可行,我們該如何知道我們自己不是被模擬出來的?或許...我們不是創造者,而是被創造出來的產物。有沒有可能,我們是虛擬的,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如果我們現在對物理定理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模擬出整個宇宙裡上萬億的東西是不可能的,但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虛擬所有的事物,我們只要虛構出足夠的空間來糊弄“虛擬人”就可以了,讓他們以為自己是真實的,只需要“模擬人”所能觸及的環境就好了。

腦洞大開:我們是真實存在還是被虛擬出來的?


整個宇宙可能只是一片投影,然後裡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微觀物體,比如細胞和細菌怎麼辦?它們其實可有可無,只要在“虛擬人”拿顯微鏡看的時候,瞬間製造出來就好了,更微小的原子也一樣。你正在坐的椅子,根本不需要模擬上千億個原子,我們只用模擬最外面的一層就可以了,直到你把它切開為止之前,裡面都可能是空的,你可能感覺你的身體被東西充滿了,但其實直到你把它打開為止都可能是中空的,所以這個模擬的最低要求,是虛擬出人的意識。“虛擬人”只需相信這個模擬是真實的即可,所以,我們到底是不是被虛擬出來的?其實,這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基於Nick Bostrom的模擬論證的修改版,有五條假設,如果這五條假設都對了,那麼你就生活在虛擬世界中。

腦洞大開:我們是真實存在還是被虛擬出來的?


假設一:人類的意識是可以模擬的。

沒人知道“意識”到底是什麼,為了可以繼續猜想,我們假設只要模擬大腦就可以模擬意識。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如果你把每一次神經突觸間的交流看作一次運算,你的大腦每秒會有十的十七次方運算,也就是每秒1億億次,讓我們來粗略的估計:每秒鐘的意識,需要十的二十次方運算來模擬,而且我們還不能只模擬一個人,我們需要模擬整個人類史,所以我們來快進一下。讓我們假設我們需要虛擬兩千億個,平均壽命為50歲的人,一年有三千萬秒,乘以五十年,乘以兩千億人,最後再乘以十的二十次方次運算。那麼我們需要一臺能每秒計算3*10的40次方次的計算機,這甚至比可觀測宇宙中的星星還多,運算能力這麼快的電腦在我們現在的理解內是不存在的,但這並不排除它可以存在。

假設二:科技將長期發展下去。

如果我們假設科技會以與現實相似的速度發展,那麼就可能會有跨星際文明的存在,並在某一刻到達計算能力的巔峰,他們的科技實在太發達,簡直和神沒有什麼區別。一個可以計算成千上萬萬萬次的電腦可不是鬧著玩的,但其實真的有一種概念電腦可以有這樣的速度,“俄羅斯套姓腦”是一種理論上的超大型結構,它用幾十億個零件來包住恆星,吸收輻射能,這種等級的電腦,雖不能模擬上百萬人類,但也足以模擬好幾千人了,運用其他的技術,比如未來的尖端量子計算機,便可縮小體積,若把“俄羅斯套姓腦”縮小成比一個城市還小,甚至是在縮小到基本粒子的級別,那樣模擬全人類便有可能了。

假設三:高級文明不會自我毀滅。

如果高級文明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自我毀滅,這自然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作為創造者,我們可能會期待整個宇宙被文明填滿,但我們誰都沒看到,導致這個的原因可能是“大過濾器”,那是生命必須克服的困難,比如核戰,小行星撞擊,氣候變化,或者別的什麼阻礙生存的東西,如果生命終究會自我毀滅,那麼虛擬器就是不存在的。

假設四:超先進的文明會想要模擬世界。

我們不能理解超越人類無數倍物種的社會是什麼樣的,去想象想一個有神一樣力量的物種想要什麼,那是非常自大的。你可以想象一隻在遊樂園邊上生活的超級聰明的螞蟻,它特別想知道遊樂園的人都在做什麼,所以你解釋給它聽,而螞蟻自然是不能理解人類在假期去坐過山車玩耍背後的意義。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人類與神級種族之間,對於他們來說,人類與螞蟻一樣,運行一個虛擬世界來娛樂或者科學研究在他們看來可能是蠢到家了。但是,如果以上的三條假設都對,同時神級種族也想造個虛擬世界,那麼你活在虛擬世界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假設五:如果已經有很多虛擬世界存在了,那麼很有可能就有數量眾多的虛擬世界,而你很可能就在其中之一。畢竟我們假設神級種族有著接近無限的運算能力,所以如果他們要運行虛擬宇宙,那對他們來說,運行成千上萬個虛擬宇宙只是小菜一碟。你可以想象一臺超級電腦同時運行著幾十追億個掛機遊戲,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這個神級種族在玩,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有幾十億個虛擬宇宙的存在,那麼應該就有數不清的擁有自我意識的個體存在,那麼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存在過的有自我意只的個體都是被模擬出來的,真正的血肉之軀只是少數,所以你有相當大的概率是“虛擬人”。

腦洞大開:我們是真實存在還是被虛擬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