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日報評論員文章丨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說開去

阿拉善日報評論員文章丨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說開去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算起來,中國開展全民閱讀已歷十四個春秋,但關於讀書還是不讀書的問題,時不時仍會在網上激起一片聲浪。

疫情期間,來自日本國的抗疫物資,因為其上書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等,引發了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客觀上起到了增進兩國關係的正面作用;還有來自韓國抗疫物資上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都使人們在感動於人類命運的共同性的同時,領略到讀書之於人們的語言之美和精神氣象的問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詩經》到唐詩宋詞以及明清小說,猶如天際最絢爛的一抹雲霓,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精神之美、人文之美、語言之美。尤其唐詩宋詞,從孩童到老人,沒有什麼人不會吟誦個三五句。如阿拉善人耳熟能詳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以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等,其影響之深遠,意韻之豐富,使人不僅看到自然的壯美,還領悟到時代的氣象、詩人的風采。

“語言是存在之家”。語言和時代、和人的精神境界緊密相關,互為表裡。

盛唐的人們,氣壯如牛,氣吞八荒,寫詩彷彿脫口秀,根本不過腦子似的,直戳戳一嗓子就吼了出去。那些個牛人一邊揮灑著滿腹的經綸,一邊滿世界地奔走,到大漠邊關去、到天涯海角去,恣意揮灑生命的熱力,一腦門子建功立業的夢想。

盛唐的氣象,實在源於時代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李白一介書生,偏偏狂得要讓高力士給他脫靴,而高力士也並未想要把李白怎麼樣的。偉大的都城長安,高鼻樑、藍眼睛、黃頭髮的人們八方來朝……很難想象,沒有精神上的開放和包容,怎能孕育出大唐的壯麗和恢弘來。

面對大唐,我們真的該反躬自省:在這個更加開放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精神格局和氣象,是否更加的高遠和壯闊?為什麼在擁有了群星璀璨的大詩人和眾多華美的詩篇之後,我們的表達卻如此貧乏?當別人說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時,我們卻鮮有個性化且富有人文美的表達。

今天,我們正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報告強調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這個本來、外來、未來,就應該是我們的精神構造和時代面相。

因此,當我們領略唐詩之美的同時,更有必要向唐人那樣,面對八方來風,不懼東西南北,以恢弘之象成就盛世之美。

阿拉善日报评论员文章丨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开去
阿拉善日报评论员文章丨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开去阿拉善日报评论员文章丨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开去
阿拉善日报评论员文章丨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开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