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咸豐元寶》錢,大清文宗咸豐帝,在咸豐年間,鑄行的虛值大錢。

咸豐初年,時值內憂外患,國力大衰。太平天國已在南京建都,清廷一方面要圍剿太平軍,一方面又要對國外列強割地賠款,政府財政枯竭,危機四伏。太平天國與清王朝的南北對峙,又切斷了清政府的水路運輸,使鑄錢的主要材料“滇銅”無法北上;幣材的緊缺和沒有足夠的貨幣流通,使財政更加困難,無法應付日益龐大的軍餉、河工等開支。清廷部分重臣便紛紛上書,想通過改鑄虛值大錢和鑄行鐵錢,以彌補財力的不足。至咸豐四年,咸豐大錢已在全國各地普遍開鑄,最高峰時竟有二十多局同時開爐鑄造。

河南寶河局在停鑄了多年之後,也於此時恢復了鑄錢。咸豐年間,開始鑄行虛值大錢。四年(1854年)閏七月十二日,河南巡撫英桂奏請開局鑄錢。《大清會典》載:“四年奏準河南省建設寶河局,委糧鹽道督辦監鑄,遵照部章,鑄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當十重四錢四分,當五十重一兩二錢,鑄成‘咸豐重寶’字樣。當百重一兩四錢,鑄成‘咸豐元寶’字樣。”河南巡撫英桂在咸豐四年以後的奏摺中分別提到了大錢的鑄停情況:“原鑄當千、當五百大錢,行用實多未便,且易啟私鑄之漸,應請停止。”“當百,當五十遵部文減鑄,專鑄當十。”至咸豐五年五月,“停鑄當十大錢” 。開封府寶河錢局在咸豐五年(1855)十一月改鑄鐵錢。

寶河局所鑄的咸豐大錢,尤其是當百錢,因其製作精美,發行量大,版式繁雜而越來越引起許多錢幣研究者的關注和廣大收藏者的喜愛。據說標準版式的寶河局咸豐大錢錢文為周爾墉所書,秀美俊逸,令人讚歎。

本次所展是一品《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灌裝生 坑錢,同時而出的有不同形制,不同錢局的咸豐重寶、通寶、元寶數枚,《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是其中一枚。儘管清代咸豐年距今不太久遠,但因罐損泥漿入內,因而,此錢濃繡濃漿,清洗後,但見紅斑綠鏽層巖疊嶂,錚亮的鎏金斑點便呈現出來;其錢鑄制精整厚重,銅質精良,從鎏金直邊看此錢不是行用錢,應是賞賜用錢;面文楷書,與咸豐朝錢文風格相符,背文穿上下漢文楷書當百,左右滿文寶河。《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錢,當時鑄制量很大,並不是珍惜品,但《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由於特殊的用途,鑄制稀少,流傳至今就非常珍罕,有較高收藏價值,現潛上博來予以展示。其直徑50毫米,厚6毫米,重64.5克。值得說明的是此錢比同等形制的“咸豐元寶當百”錢要重十幾克,可見是用優良材質,精工製作。

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錢幣“鹹“字和“寶”字左邊,“豐”字下邊的邊廓上有機處金斑點,地章上刷掉泥鏽的地方也露出金斑,由於手機像素的原因,拍攝效果不好。

清珍《咸豐元寶寶河局當百》鎏金大錢展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