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很多爸爸都認為照顧小朋友是太太們的事,所以什麼換尿片、餵奶、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做作業等等,他們就會很自然的全部交給媽媽們來!有的一部分爸爸甚至會覺得,我的任務就是上班賺錢,讓老婆和孩子生活的更好點,辛辛苦苦工作一天,晚上回來打打遊戲、看看電影休息一下不是應該的嘛!

爸爸的這種觀點,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是能理解確不贊同的!不過如果真要說讓爸爸來帶孩子,媽媽們可能又不放心了:“呵呵,那個豬隊友,不給我添亂就好,還帶孩子!”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但實際上媽媽們如果想要全面培養孩子的能力!爸爸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哦,因為孩子不同的能力爸媽影響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下面這些能力,爸媽影響哪個大?

孩子這些能力,父母誰影響更大?

※語言表達能力:爸爸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更大!

媽媽們看到這個答案肯定會覺很奇怪,自己天天陪孩子和他說話,爸爸陪孩子的時間那麼少,一天沒講幾句,怎麼可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影響更大呢?

美國教育學家曾經邀請1292個家庭參與研究,發現在小朋友六個月大的時候,如果爸爸每天給小朋友講故事,結果到了小朋友15個月到3歲大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比較好!

教育學家解釋說:因為媽媽更瞭解孩子,所以和孩子相處時會不自覺選用孩子比較熟悉能聽得懂的詞語和孩子溝通,而爸爸就不一樣了,他天生比較不懂“寶寶語”,所以爸爸講故事說話,孩子就會收到很多從來沒有聽過新字、新詞及新概念,久而久之孩子吸收的語言數量明顯增加,語言能力自然就比較好了。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爸爸講故事

※耐挫力:爸爸對孩子的耐挫力影響更大!

耐挫力強,則可以化解挫折帶來的影響,盡力克服困難,積極解決問題,所以耐挫力也是孩子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由於職場崗位的關係大部分爸爸處理問題的能力比媽媽要強,再加上爸爸“心很大”平時和孩子玩,可能會把他拋高高,然後再接住逗得孩子咯咯笑,又或者是扮怪獸,和孩子你追我跑,滿地打滾。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爸爸把孩子拋高高

小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很多事情都是懷有恐懼之心的,比如怕高、怕陌生人等等,這其實是孩子的天性本能,用來保護自己,而爸爸平時和孩子玩的這些帶點小“危險”的遊戲,實際上就可以很自然的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恐懼心理。

所以爸爸參與帶孩子,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學到爸爸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另一方面更多的互動也能幫助孩子克服本能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孩子的耐挫力!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同理心:媽媽對孩子的同理心影響更大!

女性天然心思比較細膩,更容易觀察到細微的情緒,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也更容易同理孩子的感受,出現問題也不容易像爸爸一樣,直接用“二分法”過分關注對錯結果,而忽略孩子的情緒。所以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社交互動:爸爸對孩子的社交互動能力影響更大

英格蘭學院教授研究表明,爸爸在嬰幼兒時期幫孩子洗澡,可以讓寶寶大量分泌催產素,從而提高孩子的社交互動能力,讓他們更自信!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另外還有研究表明,爸爸從嬰幼兒時間開始帶孩子,可以減少男孩碰毒品、衝動、交壞朋友的概率、女孩對異性的觀念也更加健康,更晚發生性關係

。其實這個應該挺好理解的,爸爸社會中有哪些坑,甚至很多自己都踩過!比如打架、抽菸、早戀等等,現在輪到自己的孩子,自然會長期灌輸正確的觀念幫孩子避開這些坑!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智力

媽媽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更大

這裡的智力是先天智力,從遺傳的角度母

親的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是爸爸的三倍,但如果是說後天智力爸爸參與度越高對孩子的幫助就很大,比如前面說到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各位媽媽以後要以覺得孩子不聰明就可以怪爸爸,你為什麼後天不努力帶孩子!

從上面這些能力,父母的影響程度可以看出,孩子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中的任何一個人, 而且就算不從孩子能力方面來說,單從帶娃的角度,媽媽也要把爸爸拉到隊伍中來。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深有體會,帶娃真的很辛苦,職場媽媽吧,白天工作、晚上帶娃,週末過得比上班還累!全職媽媽,那更不得了,白天帶娃、晚上帶娃、週末帶娃、365天,天天帶娃,永無寧日!

所以為了孩子更健康全面的成長,也不讓自己過於辛苦,各位媽媽不要再當“守門員”讓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畢竟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教會爸爸怎麼帶孩子!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覺得有點道理,為了孩子的全面成長,看來還是要把寶貝孩子交給爸爸這個“豬隊友“,那要怎麼交呢?我總結了以下三步:

首先,調整爸爸的心態:文章開頭我們說了,很多爸爸實際上是沒有做好育兒的準備的,所以媽媽們要先引導爸爸,改變他們的心態,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把這篇文章轉發給爸爸們哈,讓他們知道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改變他們原有的想法,相信天下父母只要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事就算再懶,也都願意去做。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爸爸確實工作比較累,天天加班,回來你還強要他帶孩子,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因為爸爸的“我累一天,辛苦賺錢,回來還要被你呼來喝去”這個思想並沒有錯,所以這個時候媽媽們也要同理一下爸爸的心理,安慰一下辛苦的爸爸,然後再和爸爸商量怎麼一起帶孩子更好,爸爸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信媽媽們完成可以不用擔心,一定會提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然後,媽媽要敢於放手:爸爸做好了帶娃準備,媽媽一定要給他機會實操,不要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如果限制太多,一方面容易讓爸爸生出“你行你上“的想法,另一方面同化爸爸帶娃方式,可能就沒那個效果了。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最後,耐心指導爸爸:爸爸沒有荷爾蒙的幫忙,所以沒有辦法判斷孩子咿咿呀呀、各種哭背後的需求,所以媽媽們在前期要耐心的指導、講解、示範,爸爸學會基礎育兒本領後,就可以讓他放手去帶,相信很快就會誕生一個超級奶爸,

總結一下今天的分享

  1. 孩子的能力成長、父母的影響各不相同,語言表達能力、受挫力、社交互動,都是爸爸教比較好,而媽媽在同理心、智力上影響更大。所以要讓爸爸也參與帶孩子!
  2. 要讓爸爸更好的參與帶孩子,先要調整他的心態,敢於放手讓爸爸實操、並耐心指導,這樣很快就會誕生一個全新的超級奶爸啦!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一起帶

感謝大家的閱讀,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啦,在育兒過程中大家有什麼想要看什麼主題的文章,可以留言告訴我,我是泡泡媽媽,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我們下期見!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