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上人工智能課:防疫科技戰入課堂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廣州市“停課不停學”階段,人工智能課程要如何開展?這是人工智能實驗校教師們都非常關注和在不斷探索的熱點問題。

日前,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舉行本學期第一次全市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課程實驗教學教研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採用網絡公開課與網絡教研的形式開展。當下疫情防控使用到的一些相關語音識別技術成為教學內容,進入學生課堂。

網絡公開課由番禺區市橋富都小學梁佩瑜老師執教九年義務教育地方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課《讓機器聽懂你的話》線上教學課例,通過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直播平臺播放。參與活動的人員有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劉載興老師、廣州市第一批人工智能實驗區的教研員、實驗校全體任課教師及三年級學生,線上課程觀看達2萬人次。

“隔空”上人工智能课:防疫科技战入课堂

線上公開課後,全體教師通過“廣州中小學AI課程實驗”QQ群進行網絡評課。

“該課把這個複雜語音識別原理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走進8歲小孩的認知中去,再通過體驗認識這個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身邊事出發,迴歸到身邊事由淺入深的講解,由抽象到具象,突顯課程的基本原理和生活應用認知。”一位參與評課的老師認為,在拓展環節更是講到了這次疫情防控使用到的一些相關語音識別技術,與時俱進,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場疫情防控戰的科技含量。

據瞭解,本次教研活動創新了《人工智能》課程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疫情期間不受地域性、空間性影響地使用新媒體進行人工智能課堂的學習。同時通過線上教研的形式,與人工智能實驗校教師之間增進交流,相互學習;為其他區、校開展人工智能線上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對全市人工智能試驗(區)校中人工智能課程教育教學的發展,起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李玉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李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