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想贏得信任,少數人做到了,極少數人抓到了本質

在一場由董事長和高管參加的500餘人學習會上,一位董事長真誠分享了自己“擁有信任、失去信任、重建信任”的過程。


他的分享贏得了讚許,然而,還是不透亮。信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我們先聽聽他的分享要點:


公司經營這麼多年,許多客戶由最初的相信、心懷希望,到最後的不信任,甚至離開。


許多員工也是如此,從最初的信心滿滿、摩拳擦掌,想大幹一番,到最後黯然離去。員工一茬一茬地換,有時候一年就能換一批人。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答案。但還是很迷茫,不知道根本原因在哪。


學習企業3.0戰略,我知道要以“以客戶為中心”,於是,拿了一個本子,在上面寫該怎麼利益客戶、服務客戶、鏈接客戶的心,可到現在,我連一頁紙都沒有寫滿。


我發現,我不知道客戶心裡在想什麼?我感覺,我離客戶這麼遠!


多數人想贏得信任,少數人做到了,極少數人抓到了本質


最近,我做了一次深刻反省。


我首先反省到我跟父母的關係:這麼多年,我對父母有這麼多不理解,其實是自己的問題。當我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我明白了:是自己沒有讀懂父母!


那一刻,我心中的愧疚一下子噴湧而出。懺悔過後,心裡原先的東西倒出去,我感覺一下子輕鬆了。那一刻,我承接上了父母的心——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反而是我們做子女的,心中有了障礙,生起陰霾,阻斷了愛,因而感知不到父母的心。


當鏈接上父母的心時,我就像鏈接上了能量的源泉,心中的能量一下子升騰而起。


再回頭思考員工與客戶離開的原因,我也明白了。


對客戶,我看重的是他們口袋裡的錢,並不是真心對他們好,我沒有懷一顆父母之心,像對待孩子那樣地幫他們解決問題。所以,雖然也在探討解決方案,積極與客戶溝通,提出各種設計方案進行內部整改,但著眼點實際上還在各種方案造價上,距離客戶內心無聲的呼喚還很遙遠。


對待員工,又何嘗不是如此?這麼多年,自己想的不是如何激發大家的動力,而全是一顆“利用”之心。


多數人想贏得信任,少數人做到了,極少數人抓到了本質


聽了這位企業家的話語,你有怎樣的想法?


信任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若是抓不到本質,為信任而信任(為了獲得信任而追求信任),就是收買人心,其結果,難免傷人傷己。

其實,信任只是表象,只是結果。

其本質是,關愛!


前面這位企業家分享了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這與經營企業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關係很大。


想必許多人講過類似的話:我願為朋友兩肋插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仔細想一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那是聖人的境界。

滴水之恩,滴水相報,可以稱得上君子。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其實是湧泉之恩,滴水相報。

如果沒有反省,沒有明心淨心,怎麼可能意識到這一點?

對待父母的湧泉之恩,尚且只是滴水相報,又如何能真正對客戶好?


一位婚紗攝影行業從業者在反省時,曾問過自己三個問題,問題的答案讓她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我真的愛我的客戶嗎?

我真的、真的愛我的客戶嗎?

我真的、真的、真的愛我的客戶嗎?


剛開始時,答案是肯定的,再問時心裡有些猶豫,最後發現自己愛的其實是客戶的錢包。


通過深刻反省,真實的情況大白於天下:原來,企業之所以沒有預期發展得那麼又大又強、又快又好,是因為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鏈接太薄弱;員工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企業主一直在利用員工,而不是利益員工。


反省,並非以此來否定自己,而是以此來認清自己,看看自己心中究竟有多少水分,看看自己心中究竟裝下了多少客戶。


看清自己之後,“知恥而後勇”,才有了改正的動力,才有了改進的方向。否則,還會沉浸在自以為是的自戀之中,根本不清楚障礙企業獲得客戶信任的根本是什麼!


信任的本質,是對他人的關愛,這是需要通過持久地深入地建設,才能擁有的品德!

明心淨心,去除心中的不明和貪慾,這是贏得信任的根本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