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朋友跟我說道:“氣死了!昨天我先吃飯,然後再去喂寶寶,居然被婆婆罵自私!”朋友跟我吐槽道,飛機的安全須知,也是要求先給自己帶好氧氣面罩,然後才能幫助身邊的孩子和老人,不是嗎?我做錯了嗎?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朋友氣呼呼地說道:“每次喂孩子吃飯,都要花很多時間,他不是要看電視,就是要玩玩具,吃一頓飯滿屋子跑!家裡其他人都在吃飯,為什麼我就不行?等孩子吃完,我的飯菜早就涼了,每次看到桌上的剩菜,真的很委屈。”

我想,這是很多父母都會有的困惑,——愛自己就是自私,肯為孩子自我犧牲才是好媽媽,真的嗎?當然不是!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無論是從孩子個人的發展角度、家庭的和諧角度,還是親子心理健康角度來說,最好的順序都應該是媽媽先照顧好自己,然後才能去照顧好孩子。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 精神病醫生和教育家,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也在《孩子:挑戰》一書中說到:“有三個因素會影響孩子性格特質的發展,其中一個是家庭氛圍,孩子通過與父母親的關係,去體驗整個社會關係。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孩子小時候的學習方式就是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言行,進而內化成自己的人生信念。而作為父母,我們都很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愛自己。這是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極其重要而且應當學會的一種能力。

父母如果不懂得愛自己,或者不認為應該先愛自己再愛他人,那孩子究竟要從什麼地方學會愛自己,學會照顧好自己呢?

所以,父母愛自己比愛孩子多,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二,媽媽對孩子過度的愛,其實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自主權。

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說到:“一個虛弱的孩子必須依賴別人來減輕自己的生活負擔,依賴別人全身心地照顧他。正是因為別人對他的照顧和保護,才使他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

如果一個媽媽過度愛孩子,什麼都替孩子做,那孩子就會形成一種錯誤的信念:“我是虛弱的,我是不行,我需要依靠別人才能做好”。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在媽媽過度的愛中,實際上是在反覆向自己的孩子傳遞了一個隱形信息:“孩子,你是不行的,你的事得我幫你才行”,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其實內心會缺乏獨自面對生活的勇氣。

因為孩子會錯誤地認為,“只有當別人愛我,以我為中心,併為我服務時我才是有價值的”,由此他錯過了太多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成長的體驗。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第三,只有感覺好,才能做的好。

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其《正面管教》一書中說,“我們究竟從哪裡得來這麼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

?”對於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毋庸置疑,做任何事,只有在我們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的更好。育兒又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父母們只有先愛好自己,才能有餘力更好地愛孩子。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第四,情緒是會傳染的,所以才有“踢貓效應”,孩子無法避免受波及。

沒有人喜歡總是委屈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實需求。媽媽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會有負面情緒。我們都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無論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

當家裡有一個人心情好的時候,整個家庭氛圍就會變得輕鬆愉悅;當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整個家庭的氛圍也會跟著低氣壓,一點就爆。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母親這個身份一直被國人神聖化了,我們就沒有想過,所有的母親也都是從一個嬌俏、可愛、愛撒嬌的女孩突然變成了媽媽的。她不是神,她也只是普通平凡的人,也需要學習,成長,需要被疼愛,被關注,也會犯錯,也會脆弱,並不會因為生了孩子就進化了。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媽媽們想要做一個有遠見的人,並讓孩子做到多方面發展,也莫要以最終的結果作為孩子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讓孩子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取得成功,也是關鍵。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正面管教》,這套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

,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還能夠讓各位母親,在往後教育孩子的路上,可以避免踏入很多雷區和彎路,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育兒好書,建議你們有時間都好好讀一下,也希望你們能從書中學得智慧。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這套家庭教育書共5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好父母不吼不叫》、《正面管教》。

5本書幫你解決的孩子的所有問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家庭教育成長書,一套書能讓孩子學會尊重、換位思考、感恩,收穫滿滿的正能量家教書。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媽媽到底是先管孩子還是自己

擁有著一個良好的自信,心態會使一個人的整個形象得到提升,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還是人中龍鳳,當我們的孩子想要去成為一個見過世面的人,並不是一帆風順,有可能剛開始有些羞澀,但有了自信心,堅持不懈的恆心,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