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全國各地先後掀起“搶人大戰”,應屆畢業生作為“搶人大戰”的主要爭奪目標屢屢被各方重點關注。隨著2020屆秋招季的結束,中國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對2020屆秋招季招聘市場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情況做出了統計,從地域、行業、學歷、企業性質等各個維度為招聘單位和求職個人呈現出一個全方位的2020屆秋招季中國校園招聘需求市場概貌。

揭秘各省應屆生需求量,沿海省市攬前十名七席位置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從梧桐果發佈的2020屆秋招季畢業生需求量省份排名數據來看,廣東最給力,畢業生需求量佔比最多,達到了13.9%;江蘇排名第二,為11.07%;山東排名第三,佔比10.63%。總體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攬前十名七席位置,內陸省份僅湖北、四川、河南三省上榜。

沿海省份在地理位置上佔據優勢,不論是交通還是貿易都較為便利;而在人口數量方面,廣東、山東、江蘇、北京、浙江和上海都是人口數量龐大、人群密集的地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區,開放時間早,發展穩定,各省的經濟發展環境和體系都已建設成熟,因此固有企業體量和高頻次的新企業迭代,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補充,因此崗位需求大。

廣東擁有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外加東莞這個新一線城市,總體經濟實力雄厚,發展水平高,全省GDP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歷來是畢業生需求量最大的省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省份畢業生需求排名中,山東與江蘇差距逐漸拉近,一改往年江蘇大數值領先山東的局面。山東自2019年初提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實施規劃》,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聚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對傳統裝備製造業完成改造提升同時發展壯大新興高端裝備製造業,在此過程中創造出大量崗位,極大地增加了對畢業生的需求量。

一線城市同比回落,新一線城市畢業生需求旺盛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根據上圖數據可知,2020屆秋招季一線城市畢業生需求量佔比為26.69%,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新一線城市需求旺盛,佔比為33.77%,同比上升6.96個百分點;另外二線城市畢業生需求量佔比為21.63%,同比上漲9.7個百分點;三、四、五線城市畢業生需求量佔比較低均在10%以下。

一線城市作為走在我國經濟發展前列的線級城市,四個城市的畢業生需求量佔到全國的26.69%,其實力有目共睹,但是同比2019屆畢業生需求量有所降低。首先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城鎮化的推動下,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從意向城市轉移到新一線及二三線城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部分中小型公司也紛紛從運營成本過高的一線城市向擁有相關產業優惠政策的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轉移,因此一線城市的企業數量相對減少,企業需求量有所降低。

新一線15座城市2020屆秋招畢業生需求佔比為33.77%,發揮群狼效應超越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作為各區域的核心城市,聚集了區域內的經濟、教育、交通資源,城市發展水平高,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產業群集中,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承載了一線城市的產業轉移,併發揮各自區域優勢,發展自身的千億、萬億產業集群,創造出大量崗位,人才缺口大。所以新一線城市也是“搶人大戰”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地區,政策、支持、補貼、戶口開放等各種招式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說他們對於人才的引進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

新一線城市杭州需求量猛增,背後原因為哪般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根據上圖梧桐果數據分析,新一線城市中除杭州外,其餘城市與2019屆無明顯變化,杭州需求量猛增,背後原因為哪般?

杭州,這座擁有西湖與阿里巴巴的城市,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的no.1,擁有著諸如“電商之都”、“新零售之城”、“互聯網之都”等的傳奇光環,多年以來杭州憑藉著互聯網及電商業務的發展在中國城市群中始終如一顆璀璨明珠,依靠多年發展形成的優渥的政策、宜人的居住環境、良好的創業氛圍、極具競爭力的收入/生活性價比,讓這座聞名世界的“旅遊天堂”,成為青年才俊嚮往的“創業天堂”。2019年以來,杭州加快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發展數字+製造,促進新舊產業大融合;實施“俊鳥”工程,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打造絲綢之路戰略樞紐;主動接入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經濟活力大大增強創造出大量崗位,人才需求旺盛。

民企蓬勃發展,成中國校招市場需求“主力軍”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如上圖梧桐果數據所示,在2020屆秋招季中國校園招聘畢業生需求量企業性質排名中,民營企業畢業生需求量佔比最高,為52.46%;排在第二位的是國有企業,畢業生需求量佔比為23.62%;股份制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以11.09%和6.17%的畢業生需求量佔比排名三、四位。

如今,在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保障民生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我國民營經濟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用“五六七七九”來概括民營企業的貢獻,即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民營企業在尋求更大發展的內驅力作用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導致人才專業結構和需求層次的變化,對高素質員工及高科技專業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校園招聘則成為民營企業選拔此類人才的重要渠道。

近年以來,我國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民營經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相信隨著一系列有利於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實施,必將進一步激活社會創新創業的潛力,進一步推進民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為中國穩就業注入強大的動力。

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同步發力,校招需求各佔半邊天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2020屆秋招季畢業生需求量按行業分析,建築/建材/工程行業以10.76%的佔比獨佔鰲頭,教育行業、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分列其後。在畢業生需求量前十中,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各佔半邊天。

近年來中國基礎建設跑出加速度,一大批重大項目紛紛落地,建築/建材/工程行業畢業生需求量連續多年穩居第一;中國教育培訓業規模不斷提高,線上教育與線下培訓雙雙繁榮,發展態勢迅猛,而隨著教培行業的規範化運營和對師資力量的需求,應屆生成為教培行業最青睞人才。

當前我國進入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為此要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引入信息經濟,智慧應用,多種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要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推動產業跨界融合;中美貿易戰的持續以及美國對我國科技行業的“封鎖”也刺激著我國高科技行業的自我升級、創新。在此背景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互聯網/電子商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展開自我革新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達到空前高度。

本科生佔校園招聘需求主導地位,高學歷畢業生需求量穩步上升

“搶人”“轉型”雙Buff加持,數據解讀2020秋招季畢業生需求現狀

本科生依然是用工方需求主力軍,2020屆秋招季本科生需求量佔比為89.52%,碩士需求量為10%,博士需求量為0.49%。對比2018-2020屆秋招季數據,校園招聘市場本科生需求量連年緩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需求量穩步提高。

對於學歷,社會的普遍認知為學歷=能力,學歷越高能力越強,知識儲備越多,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也就越高,其個人能力和個人素質更符合企業的預期,因此高學歷人才備受企業青睞,而且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新興產業的崛起使企業對人才選擇逐漸轉向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同時在如今的“搶人大戰”中,各省市為招攬人才紛紛出臺人才引進計劃,提供落戶、住房補助政策,使眾多企業有更多資本來招納高學歷人才;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科技經費投入每年增長20%左右,額度達4600多億元,在相對充足的經費刺激下,企業、機構招聘高學歷畢業生的意願增強。因此在2020屆秋招季企業對碩士、博士學歷層次的畢業生需求量有所增多。

在產業轉型升級與“搶人大戰”的大背景下,校園招聘作為中國招聘第一陣地將持續受到關注,秋招季已落下帷幕,2020年即將到來,大學生一站式網申平臺梧桐果也將迎合產業升級之路自我革新,適應供需雙方新變化、新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