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築牆、廣積糧、向內看、向外爭——新冠經濟危機以後的世界?


高築牆、廣積糧、向內看、向外爭——新冠經濟危機以後的世界?


按照美國勞工部的統計,上一週美國失業人數又增加了520萬,達到了2200萬人的驚人數字,看起來美國很有可能在4月底就達到3000萬人,即勞動人口20%的失業率。而美國3月的零售數據暴跌8.7%,這是在3月前3周基本經濟正常情況下錄得的數據。所以4月零售數據繼續暴跌20%~30%也不例外。所以特朗普政府顯然已經沉不住氣,急於宣佈疫情頂峰已過,準備安排復工復產。雖然美國疫情死亡率才創下一天4316人死亡的新高,從疫情發展的公共衛生的角度看,是在不知道所謂疫情頂峰已過是怎麼來的,而復工顯然過早。但是,不管怎樣,美國已經準備被動的“群體免疫”了,就像有美國議員所說,為了“維護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被病毒殺死一些美國人也值得。

所以情勢比較明朗,美國經濟的復工將與疫情的繼續擴散同行,最終控制疫情只能等到疫苗大規模上市。所以美國的復工,基本上是維持一種基本盤,多數人對於疫情的恐懼下消費必然仍然被極大抑制,而投資,商人們在不到能判斷美國疫情可以被控制的前提實現,根本不可能規模性復甦。而出口,全球隔離下更不用說了。所以美國復工,或者歐洲復工,整體看來,

消費、投資和出口3架馬車,都不可能強勁復甦,都只是為了維持經濟基本盤而不得已的做法

這場危機如此嚴重,顯然已經改變了原來的世界。未來的世界因為新冠疫情將如何演變呢?

我們觀察新冠疫情,會發現明顯的趨勢是,疫情在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都惡化了原來全球化的水平。經濟上使得國際貿易出現了隔離效應,而且疫情後各強國會盡力在國內建立不假外求、維持自身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中國與美國脫鉤趨勢會更明顯、貿易戰也會更尖銳。政治方面隨著美國政客們不斷的甩鍋也正在不斷惡化,疫情後兩國,美國方面肯定還有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加入,與中國的政治對立也會更惡化。但歐美之間合作的氣氛同樣也會大幅度減弱,疫情下自掃門前雪,彼此拆臺使得“盟友”之情更是隻剩下表面客套

。政治和經濟兩方面既然大家關係都惡化,那麼未來發展上,“向內看”就必然成為走出危機的關鍵。就像是1929年大蕭條後,各國經濟分道揚鑣。雖然當下的全球化水平遠遠超過了當時,但一定程度的去全球化還是不可避免的。整個情勢將如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M·沃特所說,西方將迎來“一個更不開放、更不繁榮、更不自由的世界”。而另一位學者羅賓.尼萊特表達得就更直接——“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全球化的終結。”


高築牆、廣積糧、向內看、向外爭——新冠經濟危機以後的世界?

歐美的事情他們自己解決。中國呢?按照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的觀點,美國由於對全球化和國際自由貿易失去了信心,很多人認為無論有沒有特朗普這樣的總統,自由貿易協定都是有害的,這逐漸成為美國政治正確的主流思路。反過來對於中國,是由於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教訓,中國人瞭解對於自身體制的自滿是自毀之道,而且試圖將自己閉關鎖國是行不通的。因此對全球化抱著極大的熱誠。近40年的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國人同時具備文化和商業自信,不懼怕與世界任何國家的人們競爭。凡此種種,使得中國接替美國成為全球化的騎手,美國的新孤立主義與中國領導的全球化將形成鮮明對比

在這樣去全球化和加強國內“戰略性產業”的氛圍中,各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將遭遇嚴重桎梏,但由於國內基本盤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保護,按照香農.K.奧尼爾的看法,大國企業們雖然可能總體利潤降低,但更穩定

這將是一個各國高築牆、廣積糧的時代,大家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向內尋找經濟穩定和發展動力,向外爭奪剩餘的全球市場。這就是未來的大國大爭的主軸

在新的一輪國運之爭中,中國的憑依是什麼呢?按照中國古老哲學的觀點,成敗在於“時也勢也命也”,時間、形勢與天命三要素。

時間上中國優勢比較明顯,抗疫效果顯著嘛,復工復產也能進行得比較安心,在國際比較之下,消費和投資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恢復。所以IMF預測美國今年GDP增長可能在-5.9%左右,悲觀預測更高達-9%,所有西方發達國家全部是負值。而IMF對中國的預測仍然是正值,1.2%,相應的,預測中國明年2021年GDP增長率將高達9.2%。所以,從2020年的下半年起,其實不用太悲觀。

形勢上呢?在疫情稍緩,中國第一個提出了“新基建”的大建設計劃,堅決保增長的國家意志非常鮮明。而在動力上也比較明顯,因為中國GDP的構成中,投資向來佔據主導地位,2019年中國總投資55萬億元(佔GDP55%),對應的美國總投資按人民幣折算大約24.5萬億元(3.5萬億美元,佔GDP17%),只有中國的一半不到。而且美國債臺高築,政府大投資的能力是不足的。相反的,由於美國GDP中70%是消費,在新冠疫情未控制前必然受到嚴重壓制。

天命呢?這玩意比較玄乎。藍調更願意理解為“國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運是比較好的。典型的就是911事件前,美國針對中國的全面壓制和敵對已經很明顯,而那時中國的國力相對還很孱弱,但911後,美國被迫轉向反恐,使得中國得到了10多年最關鍵的高速發展時間,得以今日較為從容地應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甚至中美國戰。

所以時、勢、命三者,藍調都相信中國勝過了美歐一籌,中國自身的發展,部分國際資本的進入,會使中國的發展仍然保持相對強勁的勢頭。


高築牆、廣積糧、向內看、向外爭——新冠經濟危機以後的世界?

對於個人,我們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開放後帶來的股市的大機會資本尋找的,是安全和利潤。在內外流動性都趨向極大寬鬆的當下,恰逢政策鬆綁,金融開放,形成了內外的共振,而疫情恰好打出黃金底。目前中國股市漲又不肯漲,但也絕不肯大跌。也許,

一方面是等待受到疫情影響的各公司季報暴雷,好為上漲掃清障礙。另一方面,應該是在等待疫苗的消息明確,掃除未來經濟上不可測的黑天鵝可能性

以上就是藍調對於新冠經濟危機以後世界政經變遷和影響投資市場的一些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