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街採:婺城市民說幸福話創新,共瞻美好未來

民生無小事。每年“兩會”期間,民生問題都是代表委員和百姓關注的焦點。一直以來,婺城上下眾志成城,以系列民生“組合拳”全力推動“雙城”戰略落地成景,為婺城百姓謀求更高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你幸福嗎?”“你還有哪些期盼?”這些,只有老百姓自己說了才算。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她)們的心聲吧!

“两会”街采:婺城市民说幸福话创新,共瞻美好未来

“這裡山好水好,請繼續擦亮‘婺城教育’的金名片。”——白龍橋鎮服裝店主張玲

白沙溪兩岸,芳草萋萋、落英繽紛,新建成的馬海大橋跨江而過,金華五中成美校區正拔地而起。乾淨整潔的環境,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久居於此的人們汲取著養分,也吸引著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青年人在此紮根。

三年前從安徽來白龍橋鎮做服裝生意的張玲便是其中的一位。“這些年,我一直租住在後童村,親眼見證了白龍橋在小城鎮整治、美麗河湖建設下的改變。以前路兩邊都是叫賣的小攤販,車子路過都要小心避讓,去趟市區還堵車。現在好了,白沙溪面貌煥然一新,馬海大橋的投入使用,也為附近居民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選擇。”張玲說道。

“婺城山好水好,很有人情味,請繼續擦亮‘婺城教育’的金名片,我想帶著孩子一直待下去。”已經育有二孩的她,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期待。今年初,張玲剛在婺城新城區購置房產。眼下,正計劃將家裡的老人、孩子都接到身邊團聚,讓老人享受更完善的生活配套,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两会”街采:婺城市民说幸福话创新,共瞻美好未来

“我為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點贊,盼望醫保報銷力度更大些,養老體系更健全。”——塔石鄉村民舒開營

“舒大爺,肚子還痛嗎?”“好些了,謝謝醫生。”近日,在塔石鄉東店村舒開營的家裡,家庭醫生鍾樟松如約而至,他穿著白大褂,熱情地為舒大爺量血壓、測血糖,和老人嘮家常,不僅緩解了老人的病痛,也讓他的心裡多了些許寬慰。

“由於兒女不在身邊,我平時最怕的就是坐車出門了。現在婺城的醫療大環境好,能享受便捷的上門服務,我覺得很幸福。”今年60餘歲的舒大爺對於家庭醫生的服務讚不絕口。以前因為腿腳不便又患有慢性腸胃炎,每每病痛,他都要走兩三公里路來鄉衛生院就診取藥。自從去年簽約了家庭醫生,困擾老人多年的就診問題得以解決。如今,舒大爺盼望自己看病問診時,醫保報銷力度更大些,未來,他還希望能擁有更健全的養老服務。

“開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後,我們常常深入轄區挨家挨戶走訪、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讓每一位村民都知道自己的家庭簽約醫生是誰,也知道有需要時第一時間找誰。在講解常見病預防及用藥知識的同時,為簽約家庭提供個性化服務。”鍾樟松說,老百姓的肯定給了他們工作無窮動力。

“两会”街采:婺城市民说幸福话创新,共瞻美好未来

“我對今年的增收致富信心十足,也希望聽到更多的科技惠農聲音。”——長山蔬菜種植大戶盛福建

“在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已經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春風送暖,4月,本就是忙碌的季節,在長山鄉然蘭蔬菜專業合作社200多畝的大棚裡,一畦畦蔬菜長勢喜人,負責人盛福建與十多位工人正馬不停蹄地採摘番薯葉。

長山鄉然蘭蔬菜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空心菜、馬蘭頭、芹菜等蔬菜。近年來,憑藉嚴格的種植理念和過硬的品質口感,“然蘭”商標獲評金華市名牌產品,成了市場同品類中的“香餑餑”。

然而,在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部分道路通行受限,盛福建大棚裡的上萬斤蔬菜一度面臨滯銷難題。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區農業農村局及時搭建網絡銷售平臺,不僅幫助合作社順利解決了滯銷難題,減少了銷售損失,還在特殊時期方便了周邊市民採購優質蔬菜,滿足了不少家庭的生活所需。

“這些天,區科技特派員還上門專業指導,給農業生產增添動力。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對今年的增產致富充滿幹勁、信心十足。”盛福建說,希望接下來能聽到更多科技惠農的聲音,助力產業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