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280 EndHTML:000150160 StartFragment:000001630 EndFragment:000150128 StartSelection:000001630 EndSelection:000150128 SourceURL: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t=media/appmsg_edit_v2&action=edit&isNew=1&type=10&token=259885844&lang=zh_CN

❖ 前情摘要

1、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6G 時代曙光來臨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 3 個方面內容: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包括以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這是衛星互聯網首次正式被列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前期有學者認為 6G 時代將是“5G+衛星互聯網”,在 5G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我國有望在未來的 6G 通信時代佔得先機。

5G+衛星構建天地一體網絡,6G 將繼續深化,實現全球無縫覆蓋。2019 年 11 月 3 日,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 6G 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將 6G 網絡定義為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 6G 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中國衛通提供的衛星空間段服務---衛星通信業務(概念圖)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2、國外衛星互聯網進展迅速,國內有望迎頭趕上在國際,“星鏈”、O3b 等公司持續推進衛星互聯網計劃。並且在大國博弈背景下大力搶佔頻軌資源。

“星鏈”項目進展最為迅速,目前該項目已經發射了六批低軌通信衛星,總數達到約 300 顆,並且有望在今年服務主要北美地區,2021 年將實現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SpaceX 公司 CEO 馬斯克對“星鏈”項目充滿信心,並且估計在項目投入應用後年收入有望達到 300 億美元。在國內,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銀河航天都提出了自己的衛星互聯網計劃,併發射了試驗星。前期,吉利公司也宣佈將進軍低軌衛星通信領域,並開始籌建新公司。說明我國在衛星互聯網建設方面具有前期基礎,正式開展建設後將取得較快進展。

目前世界各國對軌頻資源的爭奪處於白熱化狀態。在下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1、國際電信聯盟在頻軌資源獲取上採用“先登先佔”規則,歐美等國具有先發優勢;2、隨著衛星發射成本的降低,目前低軌道衛星的發射數量逐年增加,致使競相搶佔頻軌資源。例如 space X 在 Ka、Ku 頻段計劃發射超過 4000 顆衛星。目前高軌道衛星的頻段資源緊張,而低軌道資源相對寬鬆,依照現有規則,衛星運營商只需要有一顆在軌衛星,該運營商就可以啟用整個 NGSO網絡資料。目前國際電聯正在研究引入“里程碑”規定,即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部署一定數量的衛星才能獲得相應的國際規則地位,進一步加速各國建設星鏈衛星的進程。

公司衛星測控運營模式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3、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空間有望達數百億。

根據馬斯克的預測,衛星互聯網客戶數量將達到傳統電信運營商的 3-4%。2019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收入總和為 1.41萬億人民幣,按照“星鏈”項目客戶用戶數量比例估算,未來我國國內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 420~560 億元,實現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後,市場空間將實現成倍增長。

4、衛星互聯網將為全產業鏈提供投資機會。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由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三部分。按照美國衛星協會的預測,三部分的市場規模佔比約為 7.5%、44.6%和 47.9%,因此,與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相關的公司將首先受益,與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相關的公司將在後期受益,但市場空間更大。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圖示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5、政策推動下衛星互聯網建設提速。

在促內需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國家不斷擴 展“新基建”的定義邊界。衛星通信作為與移動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樣是現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廣泛應用於軍、商、民等多個領域。具有覆蓋廣、容量大、可靠性高等優點,衛星互聯網作為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作為國家“新基建”政策支持的重點方向,有助於產業的快速發展。

衛星通信產業鏈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 市場行情

以上呢是在下一些觀點,那麼接下來我們還是老規矩回顧一下市場的行情,那麼受到外圍股市普遍下跌的影響,兩市大盤小幅低開,早盤在茅臺 和招商銀行的帶領下大盤翻紅走強,滬市以上漲16.97個點報收,,賺錢概率65%盤面上,兩市個股漲多跌少,光刻膠、農業、特高壓等板塊漲幅靠前;醫藥、採掘服務等板塊跌幅靠前;兩市近93只個股漲停,其中一字板7個,漲停被砸個股24個。跌停板11個,大跌4%以上個股51個。北向資金淨流入超15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超7.52億元,深股通淨流入超8.04億元。創業板上漲0.88%,走勢強於主板。

❖ 實時報導

現如今衛星互聯網掀起資源爭奪戰,航天產業鏈迎機遇。並據新浪網報道,4 月 20 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在線新聞發佈會,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衛星互聯網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範疇。衛星互聯網作為新納入“新基建”的三大行業概念之一與此前央視所謂的七大行業相比,衛星互聯網、區塊鏈、智能計算中心,屬於新納入“新基建”的行業。

❖ 核心觀念

  1.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6G 時代曙光來臨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 3 個方面內容: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6G 新增需求: 海陸空天一體化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包括以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這是衛星互聯網首次正式被列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前期有學者認為 6G 時代將是“5G+衛星互聯網”,在 5G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我國有望在未來的 6G 通信時代佔得先機。

我國 2019 年 6G 重點立項項目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5G+衛星構建天地一體網絡,6G 將繼續深化,實現全球無縫覆蓋。2019 年 11 月 3 日,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 6G 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將 6G 網絡定義為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 6G 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SpaceX-Starlink 的衛星互聯網星座,軌道高度為550km屬於低軌衛星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2、國外衛星互聯網進展迅速,國內有望迎頭趕上在國際,“星鏈”、O3b 等公司持續推進衛星互聯網計劃。並且在大國博弈背景下大力搶佔頻軌資源。

“星鏈”項目進展最為迅速,目前該項目已經發射了六批低軌通信衛星,總數達到約 300 顆,並且有望在今年服務主要北美地區,2021 年將實現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SpaceX 公司 CEO 馬斯克對“星鏈”項目充滿信心,並且估計在項目投入應用後年收入有望達到 300 億美元。在國內,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銀河航天都提出了自己的衛星互聯網計劃,併發射了試驗星。前期,吉利公司也宣佈將進軍低軌衛星通信領域,並開始籌建新公司。說明我國在衛星互聯網建設方面具有前期基礎,正式開展建設後將取得較快進展。

Starlink星座模擬(4425顆近地衛星)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目前世界各國對軌頻資源的爭奪處於白熱化狀態。在下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1、國際電信聯盟在頻軌資源獲取上採用“先登先佔”規則,歐美等國具有先發優勢;2、隨著衛星發射成本的降低,目前低軌道衛星的發射數量逐年增加,致使競相搶佔頻軌資源。例如 space X 在 Ka、Ku 頻段計劃發射超過 4000 顆衛星。目前高軌道衛星的頻段資源緊張,而低軌道資源相對寬鬆,依照現有規則,衛星運營商只需要有一顆在軌衛星,該運營商就可以啟用整個 NGSO網絡資料。目前國際電聯正在研究引入“里程碑”規定,即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部署一定數量的衛星才能獲得相應的國際規則地位,進一步加速各國建設星鏈衛星的進程。

“星鏈”衛星的Falcon 9火箭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3、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空間有望達數百億。

根據馬斯克的預測,衛星互聯網客戶數量將達到傳統電信運營商的 3-4%。2019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收入總和為 1.41萬億人民幣,按照“星鏈”項目客戶用戶數量比例估算,未來我國國內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 420~560 億元,實現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後,市場空間將實現成倍增長。

4、衛星互聯網將為全產業鏈提供投資機會。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由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三部分。按照美國衛星協會的預測,三部分的市場規模佔比約為 7.5%、44.6%和 47.9%,因此,與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相關的公司將首先受益,與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相關的公司將在後期受益,但市場空間更大。

5、政策推動下衛星互聯網建設提速。

在促內需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國家不斷擴 展“新基建”的定義邊界。衛星通信作為與移動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樣是現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廣泛應用於軍、商、民等多個領域。具有覆蓋廣、容量大、可靠性高等優點,衛星互聯網作為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作為國家“新基建”政策支持的重點方向,有助於產業的快速發展。

❖ 板塊概念

衛星互聯網是繼有限互聯、無線互聯之後的第三代互聯網基礎設施革命,依託的是低軌衛星星座項目,在外太空鋪設衛星網絡,把互聯網“搬”到太空上,地面用戶通過終端設備實現互聯互通,類似於隨身WiFi,真正做到無死角覆蓋。衛星互聯網直接影響到國家戰略安全。

各國衛星互聯網計劃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國防領域,在軍事通信、導彈預警等領域舉重若輕;民用領域,實現全球無死角覆蓋,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旨在完成傳統地面通信難以實現的廣域無縫覆蓋和用戶滲透。經伴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未來雲計算資源可能會在太空進行部署,較於地面將更加高效。

中國主要衛星互聯網計劃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衛星互聯網無地域差異網絡可實現地面通信網絡無法覆蓋區域的應用場景,具有可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工作的特點,它是由衛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實現全球範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建立新一代天基物聯網系統是適應“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的需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是萬億級規模的新產業。預計2025年前,衛星互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至8500億美元。

2020-2025年我國衛星互聯網投資規模總額預測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衛星互聯網產業可以分為組網、應用兩個階段。組網市場包括:衛星製造、發射、聯網、維護等相關業務,是衛星互聯網重要的前端市場,也將在未來若干年硬件快速投入的情形下將率先迎來快速成長階段。

衛星主要由衛星平臺、衛星載荷組成,其中衛星平臺方為總裝單位,即甲方的一級供應商。其餘如火箭發射、火箭配套、衛星載荷等由產業鏈多家國企、民企共同構成。衛星製造包括衛星整體制造、部組件和分系統製造。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低軌通信衛星星座建設的提速,低成本小衛星將在短期內存在大量的需求。

衛星(通信衛星)工作示意圖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受此影響,小型化、模塊化將成為衛星製造的發展趨勢,並且小衛星產業迅速發展將帶動衛星製造市場。市場規模方面,SIA統計2018年全球衛星製造收入195億美元,同比增長26%。國內從事衛星製造的企業方面,國有航天軍工集團企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基礎設施、資金配套、技術創新、重大航天科技項目方面具備突出優勢,能夠完成各類衛星的製造,是衛星製造領域的龍頭。

各階段代表衛星星座情況表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近來,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等國有企業也開始參與小型衛星的製造,而微小衛星製造也逐漸開始成為民用航天企業的重要方向,歐比特、天儀研究院、銀河航天、九天微星、微納星空等企業紛紛聚焦微小衛星製造,成長迅速。

衛星發射服務主要包括髮射場服務和火箭研製兩部分。市場規模方面,SIA統計2018年全球衛星發射服務收入62億美元,同比增長34%。考慮未來幾年多家公司將繼續發射數量眾多的低軌衛星,預計發射服務收入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衛星通信發展歷程

傳承5G經典,衛星互聯網帶動6G+

❖ 總結

根據在下以上的分析以及數據的統計衛星互聯網建設提速,產業鏈相關公司全面受益。這表明了官方對發展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行業在未來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意義,標誌著 2020 年將成為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的元年,並預計將成為貫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資主線。那麼重點與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相關與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相關的產業公司。

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機會主要有四大方向,看好專網市場及車聯網應用。地面通信網絡歷經約40年發展,從1G走到5G,實現了較大的進步。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現有通信始終處於地面,立體網絡尚未建成。在下認為,衛星互聯網通過發揮覆蓋面積廣等優勢,有望在以下兩方面帶來變化:

1、通過電動車+衛星互聯網的垂直整合,為智能出行行業帶來下一波革命浪潮;

2、短期來看,更直接的商業機會在於,把握政府、海事、飛機等企業專網從語音到寬帶數據的升級機會。

此外,衛星互聯網還能為各國邊遠地區提供寬帶接入,成為現有光纖和有線電視接入的有效補充。

重點關注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頭部企業。我國衛星產業鏈已經形成閉環,主要有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衛星運營和服務,以及地面設備四個部分。我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過160家,涉及到A股公司超過15家。一級市場方面:商業火箭公司有星際榮耀、藍箭航天、星河動力等,衛星公司有長光衛星、銀河航天、天儀研究院、微納星空等。

二級市場方面:衛星總裝龍頭中國衛星;

  1. 衛星及火箭配套:航天電子(衛星分系統配套、火箭分系統配套、航天測控)、鴻遠電子(航天被動電子元器件)、和而泰(毫米波射頻芯片)、天銀機電(星敏傳感器)
  2. 衛星運營:中國衛通(國內主要的通信衛星運營商);地面設備配套:華力創通、海格通信、北斗星通;

3、衛星服務:航天宏圖等。在下預計我國的衛星互聯網建設將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國家隊為核心,同時將湧現出大量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民營企業參與其中,相關公司企業:中國衛星、航天電子、康拓紅外、天奧電子、天銀機電等。

❖ 風險提示

衛星互聯網投資不及預期;衛星通信應用拓展不及預期

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並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