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與孩子談“性”

1

怎樣與孩子談“性”

一天,朋友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她與兒子L的事。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放學,八九歲的兒子對她說:“媽媽,我們今天課堂上學習了精子和卵子的知識。卵子是圓圓的形狀,精子長長的,像小蝌蚪。精子和卵子相遇,就會有寶寶。”

朋友心裡驚詫,但裝著很鎮定的樣子點頭。“是這樣的。”她擔心兒子今後早戀,特意補充說,“所以男孩子和女孩子不能在一起睡,要不然就會生寶寶。”

L聽了,若有所思。沉思良久後,他猛然抬頭問:“媽媽,有個問題我一直想不明白。精子在男孩子的身體裡,卵子在女孩子的身體裡,它們怎麼會相遇呢?”

對兒子猝不及防的問題,我朋友啞口無言,只好拿出家長的威嚴,板著臉嚴肅地訓斥道:“等你今後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現在你還小,不該問這問那。”

L不說話了。

過了幾天,兒子洗澡,朋友幫忙將衣服遞進去。L指著自己的身體,對朋友說:“媽媽,我考考你。你知道我身體上這兩個圓圓的蛋,叫什麼嗎?”

“媽媽知道,這叫睪丸,儲存精子的地方。”朋友覺得有必要趁此機會告訴孩子青春期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知識,繼續說,“等你到了青春期,有些成熟的精子會自然地流出來。這是很正常的。”

L鄭重地點頭。晚上睡覺的時候,小傢伙獨自突然笑出聲來,高興地對朋友說:“媽媽,我終於想明白了為什麼男孩子和女孩子不能在一起睡覺。”

朋友大驚失色,提高嗓音質問:“你怎麼腦袋裡儘想些這東西?”

“因為男孩子的精子流出來後,就會慢慢爬出來,一直爬到女孩子身體裡去。”L不顧,喃喃自語。

朋友這才算長吁一口氣:“對。”

在這個過程中,朋友擔心自己的孩子對這個問題是否過於關注,她也不確定自己的引導是否恰當。

2

怎樣與孩子談“性”

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也像我的這位朋友一樣,認為這個問題不單純,難以回答,只好含含糊糊,閃爍其詞,能迴避就回避。

實際上,孩子們只是單純的好奇而已。

前兩週,我在教學中就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五年級語文課本上有篇文章是《童年的發現》。作者在文中提到: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從夢中飛行這一偶然事件中發現了“胚胎的發育規律”。幾年後,教生理的女老師板著臉在課堂上講人的起源、發育和進化。老師的話證實了“我”的發現是正確的,情不自禁笑出聲來,卻因此遭到了老師的懲罰。

課堂上,有的孩子明顯不理解女老師為什麼要因為作者發笑就將他驅逐出教室罰站。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嗎?”

教室裡熱鬧起來,他們紛紛舉手說家長們曾經這樣告訴他們:是撿來的!是從腋窩裡出來的……

我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孩子們的小臉通紅,瞪著眼睛看著我。我掃視全班一眼,平靜地說:“孩子們,每個生命都是神聖的。我們的父親與母親相愛,使精子與卵子相遇,才有我們。今後你們到了二十多歲,身體成熟了,遇到了自己愛著的人,也會很自然地孕育生命。知道了嗎?”

“知道了!”孩子們答道。

“正因為這個話題,涉及到婚姻,涉及到愛,所以作者的老師誤以為作者……”我將話題繼續拉回到課文,並在此處打住。

“那個女老師誤以為作者是惡意的,是不懷好意的。”同學們齊聲接道。

“對的。所以作者在文末自嘲說: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大家知道哪些科學家因為重大發現而遭到過迫害?”我問。

……

孩子們很自然地從剛才的話題出來,重新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3

怎樣與孩子談“性”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網絡的發展,孩子們的性“早熟”了,接觸“性”的途徑也多了,但他們的知識卻很貧乏。

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總覺得“難以開口”,而開口又不知道說到何種程度。

隨著孩子們年齡增長,特別是逐漸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將不斷地探索外部世界與自身世界,對身體的好奇也是自然而然的。家長即使不說,孩子也會從其他渠道或多或少地瞭解。那時,誰又能保證他們接受的一定是正確的消息呢?

因此,家庭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最好的性教育,是機會教育。當孩子出現與性有關的困惑,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機會往往發生在家裡,要靠家長細心觀察。

幼教專家推薦的態度是:平靜地、自然地給孩子最真實,最直接的回答。無論孩子多小,只要他能提問,就能接受符合他年紀的直接的答案。

當然,教無定法。朋友們或許還有更多更好的辦法,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