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告別“充電難”,充電樁光大幹快上還不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要想告别“充电难”,充电桩光大干快上还不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00萬輛大關,充電樁數量也大幅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稱,伴隨著製造技術提高,製造標準體系的完善,未來在大數據、雲平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推動下,充電樁的安全性、科技水平以及智能化程度也將越來越高

在經歷了“跑馬圈地”“野蠻生長”後,充電樁行業目前正在建設互聯互通的雲平臺,市場將出現更多可能性,發展空間將會更加廣闊,2019年充電樁行業或將迎來更好發展。

科學選址 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要想告别“充电难”,充电桩光大干快上还不够

中國普天新能源充電樁現場

與四年前城市充電樁建設速度落後於電動汽車增長速度不同的是,近兩年,國內許多省市都加快了電動車充電樁的建設速率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34.8萬臺,其中,特來電、國網、星星充電、上汽安悅、中國普天這五家運營商佔總量的88.5%,其餘的運營商佔總量的11.5%。

然而,充電難、利用率低、佈局不平衡、用戶體驗不佳等現實情況依然是目前困擾充電樁行業發展的普遍性問題。一邊是充電樁數量的激增,一邊卻是使用率的不足。

可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的良性發展僅有數量已遠遠不夠,需要儘早補齊在佈局、模式等方面的短板,才能在推進城市綠色低碳交通上提供持久動力。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需要結合當地城市交通佈局、車輛發展規劃、用戶需求規劃等多方面因素。”中國普天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說,在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時,需要提前溝通和調研

,“例如,與出租車、網約車等合作時要充分考慮運營車輛的特點,選擇司機較為集中的場址進行集中式充電站的建設。”

由於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都以運營車輛為主,充電時間較為集中,充電場站存在峰谷平現象。

所以,今後不僅會增加集中式充場站的建設規模,還會對現有充電網絡進行優化運營,爭取提高平谷期間的充電樁利用率,滿足更多用戶的充電需求。

營商解決成本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提高充電樁利用率。”中國充電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鍇稱。

“對於新建充電樁,需要做好建樁選址和需求調研,準確核算包括固定資產折舊、電費、維修費等成本費用。對於存量充電樁,要適時完成充電樁的升級改造,加強充電設施的日常巡檢。”

在選址的問題上,特來電則會基於城市的熱力圖,有目標性地尋找合適的充電站場地

特來電相關負責人趙健表示,他們在全國三百多個城市建設了充電網,而在每個城市的佈局會進行區域劃分和分析,通過對用戶、車輛以及充電不同維度的大數據分析,包括: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區域、區域整體充電量、單樁單日充電量、主要充電車型、交通屬性等信息進行收集、清洗、分析、預測,最終獲得兩個數字:實際供給與未來需求。這兩個數字的差值,就是一個充電量的缺口。每一個小格子的缺口計算出來後,就會得到整個城市的缺口熱力圖,從而做到更精準的充電網投建。

此外,電站上線運營後,會基於大數據技術持續對電站運營情況進行分析,幫助充電站在運營、運維等方面開展精細化用戶服務。

樁、網互聯互通 優化車主充電方案

從充電樁到充電網,不僅僅是帶給用戶端便捷的充電體驗,同時也是對充電運營管理方能力的考驗。

業內人士認為,電樁已經不僅是一個電氣產品,它還是一個軟件產品。對此,特來電新能源董事長於德翔表示認同,在他看來,未來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是充電網而不單純是充電樁。而充電網將具備雲端的思考能力和大數據的收集分析能力,繼而真正連接起車聯網、互聯網和能源網。

之前,市面上的充電樁分散在各個充電樁公司,用誰家的充電樁就得安裝誰家的APP,且用戶只能在某一運營範圍內去選擇充電樁,侷限性較大。所以, 各個充電樁企業之間實現“互聯互通”非常重要。

要想告别“充电难”,充电桩光大干快上还不够

去年1月,滴滴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功能“小桔充電”,通過與充電樁運營公司進行合作,甄選市面上的充電樁並把它們和滴滴司機這類高頻充電用戶做更直接的匹配,從而提高充電樁利用率。

小桔充電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小桔充電已經接入50多個充電運營商,車主使用小桔充電時,系統可自動定位當前所在位置,並顯示附近的充電樁站,車主可對充電設施的距離、空閒充電樁數量、價格一目瞭然。

在選擇想去的充電樁後,系統將自動精準規劃出行駛路線,還將詳細展示七大類信息。比如充電設施的具體位置、距離和實景拍攝的照片;快充和慢充的空閒充電樁數量;電費、服務費和停車費等費用詳情;最近7天的使用頻率;該充電樁的運營方和客服電話;衛生間、休息區等。此外車主可查看歷史評價記錄並留下自己的評價,如果對該充電樁滿意可點擊“收藏”。

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以研究電力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充電樁的生產和運營是該公司的業務之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設備和人的互聯互通方面,我們已經有了更新的要求,原來只需要知道充電樁的位置信息、狀態信息,拿出APP,可以知道哪裡有充電樁,以及充電樁是否空閒,這是車主最基本的需求。

但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充電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如果能夠很好地把車、樁、雲平臺和手機終端結合到一起,產生智能推送的服務,時時感知車的電量,行程目的地附近有哪些充電樁,會幫助車主合理安排充電時間,提供最節省用車成本的充電方案。”

從“網”到“雲”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果說“網”是實現能源和信息連接的基礎,而“雲”則基於模型、數據和工具使網具備了更高級的智能。現在的充電方案都是基於大數據、雲平臺以及物聯網等技術開展,充電服務平臺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網”到“雲”端的大數據具有非常大的價值。據特來電趙健介紹,比如,在充電安全方面,基於充電過程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能夠更精準地刻劃出電池的安全特性,產生針對不同車型、不同生命週期、不同環境下特定的主動安全防護策略,能夠基本杜絕充電過程中電池異常導致的燃燒事故,這就是特來電充電網的兩級安全防護;另外比如在公交車經濟調度方面,基於對車輛的運營需求和電池特性的分析,能夠將公交車的充電時間儘可能安排在電價的低谷時段、避開高峰時段,顯著降低充電電費,同時更多地消納夜晚的棄風、棄水的電,讓可再生能源更多得到利用,這樣不僅實現了經濟價值,同時還有社會和環境的意義。

而依靠模塊化、智能化的充電網絡,一旦充電樁出現故障或者損壞,後臺雲端就會檢測到,然後進行預警以及模塊更換,集中維修,這樣的智能運維,不僅節約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中創科技e充網媒體宣傳總監張妮看來,雲端大數據除了可以提高充電樁的管理效率,還能為政府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等方面的決策起到一定支撐作用。通過大數據算法、數據模型建立、大數據多維校驗等手段,為政府主管部門輸出相關數據統計結果和數據分析結論,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完成政策制定及政策執行等工作。

注:本文原創首發於《中國城市能源週刊》2019年03月25日第3期。

猜你還想看

蘇粵京滬帶隊,萬億級充電樁“藍海”如何激活?

關於我們

《中國城市能源週刊》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中國能源報社與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聯合出版;是中國城市能源變革產業發展聯盟的核心刊物。

於2019年3月4日正式創刊,全綵,雙週刊,每期4個版面,每週一出版,隨《中國能源報》發行。通過行業組織和權威媒體互動的平臺連接力、專業的輿論引導力,打造城市與能源的輿論高地,引領城市能源轉變走品牌化道路。逐步形成報紙、網站、微信為一體的融媒體新聞載體。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要想告别“充电难”,充电桩光大干快上还不够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