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我們到羅馬的第三天去的鬥獸場,因為攻略上說人會很多,我們就一大早從民宿出發。羅馬就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所以只要不累我們都是步行前往目的地。到達鬥獸場的時候是早上8:30,排隊買票的目測有40多人吧。排在我們後邊的兩個中國留學生(他們是在瑞士留學專門來羅馬玩的),說他們昨天上午十點多來來過一次,結果排隊的人繞著鬥獸場大半圈只得放棄了;改在今天早早過來。

注意:如果你沒有提前網上買票,一定要早早來。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門票12歐,還包含帕拉丁山和古羅馬廣場,這三個地方至少留出半天時間。本文只說鬥獸場:不僅僅是現在能看到的,還有它的過往。

現在的鬥獸場雖然整體結構還在,但也已是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檢票後就是一圈高高的圍廊,走進去可以看到裡面的舞臺,頂部已經掀開,一間間密室現在看起來就像一個大迷宮。看臺部分只有一層和四層可以參觀,一層可以近距離看舞臺,四層外廊有一些展覽介紹鬥獸場的歷史,有模型可以更好地瞭解它的建築特點。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鬥獸場建設前的時代背景

說到鬥獸場的建設,我們先來說說當時的古羅馬帝國。帝國第五位皇帝尼祿,雖然推行了諸多利民政策;對外也成功化解了一些帝國危機,但他在位期間,行事殘暴,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幾任妻子,還處死了諸多元老院議員;他本人奢侈荒淫。是古羅馬乃至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世人稱之為"嗜血的尼祿"。

公元68年,爆發了反對尼祿的叛亂,尼祿在不明戰況的狀態下,倉皇逃離首都羅馬。元老院獲悉後當即宣判尼祿為"國家公敵",尼祿走投無路間,被迫自盡。尼祿的死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王朝至此終結。

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紛紛推舉各自的領袖為皇帝,當時正在東方對猶太作戰的統帥葦斯帕鄉也自立為帝,最終戰勝其他三個短命皇帝坐上了皇位,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九位皇帝,開創了弗拉維王朝。

鬥獸場的建設過程及建築風格

公元72年,葦斯帕鄉皇帝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歡迎凱旋而歸的將領和士兵,提議填平尼祿原來豪華宮殿的人工湖,建造巨大的圓形劇場。因尼祿的殘暴奢侈,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關於建設過程,一種說法是強迫淪為奴隸的八萬猶太和阿拉伯俘虜修建而成。還有一種說法,是將俘虜來的奴隸賣給當地的羅馬人,獲得了巨大的收入,用來支持鬥獸場建造的龐大支出。而真正建造鬥獸場的人,更多是擁有相當技藝的建築師和有專業知識的工人。

鬥獸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那時的劇場都是依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並不用再需要靠山而建了。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巨大的鬥獸場建設,歷時8年完成。它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和奇蹟,具體結構如下:整體呈橢圓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外圍牆高57米,相當於現代19層樓房的高度。四周看臺為4層結構,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層分別有80個圓拱。場中間為角鬥臺,長86米,寬63米,仍為橢圓形,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角鬥臺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角鬥臺周圍的看臺分為3個區。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臺,一般觀眾只能在此處站著觀看錶演了。場內看臺可容納觀眾約9萬多人,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在15分鐘至30分鐘內把場內觀眾全部疏散離場。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公元80年,鬥獸場工程竣工,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典禮。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鬥,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大廝殺一直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無怪乎有人說,只要你在鬥獸場上隨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跡。現在只是想想那慘烈的場面都讓人毛骨悚然。

鬥獸場的使用

鬥獸場建成以後一直是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搏鬥表演的場所,當時還出現了專門培訓角鬥士的角鬥學校。由鬥獸場來為4所角鬥學校提供資金,這4所學校實際上不過是訓練營和監獄的組合體,因為絕大多數的角鬥士都是來自羅馬帝國各個地方的奴隸和俘虜,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力,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鬥獸場表演區的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在公元248年,這裡曾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用來慶祝羅馬建成1000年。

這種殘酷的角鬥表演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

鬥獸場的損毀和維護

公元217年鬥獸場曾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得到修復,但之後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鬥獸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

鬥獸場停用後逐漸被冷落。中世紀時期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毀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更為嚴重的是,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鬥獸場的部分石料。有樣學樣,貴族也不甘落後,鬥獸場外圍的大理石被拆除殆盡。

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宣佈鬥獸場為聖地,並開始對其進行保護。而到19世紀初,鬥獸場卻被用作馬車伕的庇護所、火藥廠倉庫。1804年政府正式下令禁止對鬥獸場的濫用,清除了過量負載的碎石,並建造了一些木結構,用以支撐即將倒塌的部分。

第一次對鬥獸場的系統修復是在1806年,在破損部分的後面砌築扶壁,在破損的拱內砌牆從內部加固他們,建造交叉牆提供側面支撐,將扶壁、柱子、拱與建築內部結構聯接起來,這次工程是有意識地、以保護每個碎片為目標,對將來遺址的干預和現代保護理論有很大的影響,這個扶壁支撐工程也讓當時的教皇十分滿意,被視為教皇國最重要的建築項目之一。

第二次修復是在1824年,這次修復主要是在建築的西區進行,每個細節上都模仿了原有的文物,但新增加的部分用磚代替了石頭,還在建築表面覆蓋了古舊色澤的壁畫。

這兩次修復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修復思想,前者是對原始材料的純粹保護,後者是按照推測,忠實地重建建築缺失的部分,再現遺址的建築形態。

第三次修復是1844年在鬥獸場南段重建了八個拱門,這次修復被認為是第二次維修的延續,新建部分也使用了磚,只有結構上的重要部分使用凝灰石,只不過沒有仿製的壁畫。1852年,在北出口上部的一些小區域也用凝灰石進行了重建。

去羅馬鬥獸場,怎能不知道它的建築史和渡過的漫漫2000年

現在的羅馬鬥獸場

現在羅馬這個古老的鬥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也是現在羅馬市的地標,更是意大利國家的代表。每年吸引全球四百萬左右的遊客。

據報道,2014年年11月,一名俄羅斯遊客因為在羅馬鬥獸場的磚上刻下了"K"字被捕,以造成鬥獸場被嚴重破壞的罪名被處20000歐元罰款,緩期4個月執行。2015年3月,兩名美國女遊客因為在羅馬著名古蹟——鬥獸場牆壁上刻下了自己名字,並拍照留念,被意大利警方拘捕,並被控破壞歷史和藝術價值建築罪名。


遊羅馬鬥獸場,感受歷史,但一定別忘了:文明旅行


50多歲的退休夫婦,每年春秋兩次深度自由行,已經遊歷大半個中國、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泰國,南歐意大利-南法-西班牙-葡萄牙,歡迎關注,跟我們一起感受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