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愛好者的喜悅

寫作愛好者的喜悅

門衛老馬打電話告訴我有兩張取款通知單,雖然經常收到,稿費不是很高,但心裡還是一陣欣喜。回想起自己四十年來的寫稿、投稿經歷,感觸最深的還是投稿方式的變化,真可謂是翻天覆地。

從上小學時開始,我的語文成績就一直不錯,尤其是作文,經常被老師在課堂上當作範文“朗讀”,經常受到表揚,還在作文競賽中獲過幾次獎。1978年8月,我的處女作在市報上發表了,當時,看到報紙上自已的名字,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連晚上睡覺前,我都要再看上一遍那張報紙。那一年我20歲,是剛進廠當學徒工只有一年的年輕人。

那時寫稿,我是用鋼筆先在白色的紙上打好草稿,等自認為修改得差不多時,才正式往方格稿紙上謄抄,一筆一畫,十分認真。時常抄著抄著便發現前面有抄錯的地方,塗改吧,又怕編輯看著心煩,只好撕掉重抄,長一點的稿子要抄一兩個小時,認為有價值的稿子,還想多投幾家報社,需要投幾家就抄幾份,自己還要留一份,等見報後便於對比,看編輯有什麼改動,以提高寫作水平。抄得多了,時間長了,經常累得眼花手痠胳膊痛。稿子抄寫妥當之後,再到郵局買來信封、郵票,把稿子疊好裝進信封,糊好粘牢,一篇稿子總算郵寄出去了。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一封信在路上要“走”三五天,編輯審稿改稿也需一兩天,等到見報,起碼要一週以後。有的徵文稿件因為郵寄得比較晚,加上路途遙遠路上再耽擱幾天,剛到報社截稿日期已經終止,常讓人痛心不已。更可怕的就是遇到“郵寄事故”,投出去的稿件不知因為何種原因,對方既未收到,郵局亦不退信,讓作者漫無止境地等待,直等到半年之後方才徹底死心。無不讓人感到遺憾和痛心。

從發表處女作到今天,已經整整40年了。40年來,國家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極大激發了我的寫作熱情。我的文章也走出了家鄉,登上了國家級報刊。但到1998年,我投稿仍然是用手抄寫的。後來10年,報刊編輯允許使用打印稿。開始我家裡沒有電腦,我連打字也不會。於是,我只好把自己寫好的文章拿到專業打印店,花錢打印,裝進信封裡郵寄到報刊編輯部。到了2008年,陸續有編輯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他們人手少,沒有人打字,最好發電子郵件,這樣,採用率較高。老師的話,對我是個很大的鞭策和鼓勵。於是,我買了臺組裝電腦,又到新華書店買了兩本電腦入門教材,在家自學電腦。不懂的地方,就向身邊的人請教,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終於學會了電腦操作的基本知識,開始用電子郵件發稿了。

今天的寫作愛好者,趕上了改革開放帶來的互聯網時代,電腦、傳真機、打印機等新設備新產品普及應用,使寫作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家中、單位都用上了網絡,從此投稿告別了信封郵票,在互聯網上申請了免費郵箱,開始用“伊妹兒”發稿子,它成了我向媒體傳送稿子的一條便捷通道。現在寫稿子,再也不用鋼筆稿紙了,直接在電腦“我的文檔”中打草稿、修改、成稿,然後複製到電子郵箱中,輕輕點一下“發送”,稿子就進入了編輯的郵箱。也許幾個小時後,文章就變成了報紙上的鉛字,那個快捷勁就別提了。

擬文稿前蒐集有關資料,各類報刊雜誌、書籍應有盡有,打開互聯網,翔實資料和鮮活畫面躍然熒屏,任你讀取和參閱。博採眾長,經年累月,寫作愛好者思路拓寬了,思想觀點提升了,寫作質量有了保障。

總之,現代化辦公設備和手段的普及應用,將寫作愛好者從繁瑣手工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煥發出了巨大潛能和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