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球場上的輪轉規則是很多人比較迷惑的規則,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下~

首先先明白幾個專有名詞。

什麼是輪次?

輪次是由開場站位所決定的,如果我方從對手那裡得到了發球權,則順時針轉一個位置,但連續得分或失分是不用轉。

站位的規則是什麼?

球未進入場區時(發球擊球前)要求兩方場上球員遵守下圖站位:

---------

4 3 2

5 6 1

---------前排隊員(4,3,2號或5,6,1號)的左右順序;同列隊員(4,5號或3,6號或2,1號)的前後順序不能顛倒。

什麼是跑位?

為了發揮隊員技術特長,更有效地防守與進攻,人為地規定了每個位置的防守、進攻人員,但這種站位在絕大多數時候和輪次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隊員的“跑位”。我方發球時,球一過網,大家就從自己所在的輪次跑到自己防守時應該站得位置;對方發球時,我方隊員先站在自己輪次的位置接一傳,接到一傳後前排隊員跑動到自己的進攻位置(主攻2,4號站位,副攻3號站位);我方隊員把球打過去時要進行保護,保護完後再跑回自己防守的位置,這就叫跑位。6

什麼是我方接發球站位?

接發球的站位主要是為配合二傳的跑動。採用五一配備時,若主力二傳在前排,則接應二傳不插上;若主力二傳在後排,則主力二傳插上。採用四二配備時,前、後排是完全對稱的,既可以後排二傳插上也可以不插上。以下示圖為五一配置 [1]。如果是四二配置,將前排的接應看成二傳。

接下來看輪轉規則你就比較容易瞭解了~

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場上站位圖

室內排球場地上一方各有六名隊員,可以根據每名隊員在場上的位置給每個球員命名。前排的左側,中間,右側一共有三名,同樣在三米線後有三名隊員。

不管你是二傳、副攻、主攻還是自由人,這樣的站位稱呼會讓你對球場的位置概念更加清晰。

比賽開始的站位意味著在發球前你必須在該位置站著,每名隊員(自由人除外)都會被輪轉到前排和後排。

前排隊員在前排可以攔網和扣球,後排隊員在場地中間墊球和防守,當然後排隊員(自由人除外)也可以在三米線後起跳進攻。

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當其中的一支隊伍得一分(連續得分不輪轉)或者擁有發球權時,隊伍需要順時針輪轉。每一名隊員輪轉一個位置,前排左側隊員輪轉到前排中間的位置,前排中間隊員輪轉到前排右側位置,前排右側位置輪轉到後排右側位置(發球位置),其他位置依此類推。

如果你是副攻,但在開始的時候你站在前排左側位置,那麼你只能在發球之後移動到前排中間的位置。

如果你在發球前就改變位置,你將會被裁判判為越位,丟一分。

每一名球員都需要牢記自己的場上站位,確保在發球前自己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場上的六名隊員在發球前必須按照前後左右的關係站好,保持好和周圍隊友的位置關係,在發球前離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隊友之間的關係錯亂,這叫越位。

例如在發球前左側後排(LB)隊員需要保證前排隊員在自己的前面,以及後排中間隊員在自己的右側。

最好的方法是用圖示表示,如圖中所示藍色箭頭代表後排右側隊員需要注意的位置關係,同樣的前排左側隊員也要注意自己要處在左側後排隊員的前方,前排中間球員的左側,我們可以把這種適用於左右兩側的位置關係叫做,上下的L型站位關係。

前後排中間的球員需要注意兩側球員的位置以及前後的關係。前排中間的球員必須在左側隊員的右方,右側隊員的左側和後排隊員的前方,可以看做一個T型站位關係如圖中紅色箭頭。

這種規則對雙方隊員都適用,只要遵守這種規則場上的站位就可以有多種形式,如果不遵守規則的話就會得到相應的處罰。

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在場上一般有五個不同職能位置,通常情況下他們時前後鏡面的關係,跟確切的說兩個相同職能位置人的連線過場地中間的位置,成對角線的關係,例如主攻的位置-如果其中一名主攻(OH)在前排左側位置,那麼另一名主攻就在後排右側的位置,圖示就是其中的一種站位。在比賽開始時可以有很多種站位選擇,但是一旦比賽開始站位就不能改變(直到本局比賽結束)。

當其中的一名主攻輪轉到後排發球位置,那麼另外一名主攻就會從後排輪轉到前排左側位置。這樣以來前排總會有一名主攻、一名副攻和二傳或者接應。

圖中兩個副攻分別在前排和後排的中間位置。二傳在後排左側位置,接應在前排右側位置。一旦比賽開始他們的相對位置關係就保持不變。這樣一名二傳的兩側始終都有兩名攻手。

下面是遼寧-天津的比賽站位圖,大家還能找出來他們的前後排關係麼?

排球場上的輪轉規則,你能搞清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