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補鈣?米湯是寶?關於營養的這15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骨頭湯補鈣?米湯是寶?關於營養的這15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什麼食物有營養(nutrition),什麼食物沒營養?如果搞一次家庭大討論,一定有很多觀點,有很多爭論。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人體需要不同的營養成分,這些成分要能滿足人體日常消耗、功能維持的需要,對嬰兒來說,還需要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能滿足這些需要的稱為“有營養”,不能滿足的或者多餘的,是“沒有營養”。體內缺乏某種物質,吃含這種物質的食物是有營養;體內某種物質過剩,還吃含這種物質豐富的食物就沒有什麼營養啦。

下面是我對一些“營養”觀點的認識,供家長們參考。

1、米湯有營養

有不少這樣的故事:誰誰小時候沒有奶,喝米湯長大。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米湯裡只有少量溶解的植物蛋白和礦物質,少量澱粉,沒什麼營養。至於那些喝米湯長大的個例,不足以成為證明它有營養的證據。

骨頭湯補鈣?米湯是寶?關於營養的這15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2、骨頭湯補鈣

湯裡只有少量溶解和混合的蛋白和脂肪,少量礦物質,幾乎沒什麼鈣。骨頭湯可能味道吸引人,而不是有啥了不起的營養。至於補鈣,那只是想象。

3、粗糧有營養

這是一個誤區,與社會發展有關。現代社會食物非常豐富,精細加工丟失的一些維生素(主要是水溶性維生素)需要從粗糧裡獲得。而在貧困地區或者貧困年代,精細加工的食物不可得,營養不良發生率也比較高。因此,偶爾吃點粗糧有好處,但如果頓頓粗糧,相比精加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也談不上營養。

4、養生湯裡要放上紅棗枸杞橘子皮人參燕窩天麻陳皮……

也就是聽著感覺蠻有營養的,但其儀式感重於真正的營養價值。

5、多吃飯(麵食)身體健康營養好

也許在貧困的年代是如此,因為那時候飯都吃不上。米飯和麵食裡澱粉佔了一半,植物蛋白佔30%,談不上有多高的營養價值。

骨頭湯補鈣?米湯是寶?關於營養的這15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6、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就是營養豐富

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大多數氨基酸人體是能合成的,從哪種食物裡攝取都可以,含有那些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才是營養豐富。脂肪也是如此,短鏈和中鏈脂肪酸通常身體能夠合成,而長鏈不飽和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為必需脂肪酸。

7、哪些食物有營養?

從營養價值來看,蛋白質主要從肉、蛋和乳製品裡攝取,這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比較豐富。脂肪最好來自植物,含有必需脂肪酸比較豐富。植物類食物最好少加工,因為會破壞含有的一些維生素,且使脂肪酸氧化。

8、吃啥補啥,以形補形

這只是美好的願望。食物進入身體內被消化吸收都會分解成基本營養素,或接近分解,比如蛋白質分解成短肽(幾個氨基酸)或者氨基酸後吸收。吃啥補啥也不是完全沒有邏輯,可能含有某些類似物,不過很難說一定對身體有好處,搞不好也會有害。

9、魚蝦是不是優質高蛋白食物?

含蛋白質高的食物為動物類食物,魚蝦的確含有較高蛋白質含量,但很難說優於其他動物。海產類食物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比較高,炎症性腸病的發生率比內陸要低一些。

骨頭湯補鈣?米湯是寶?關於營養的這15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10、哪些肉類食物好?

在我看來,肉類食物的好壞與含有多高蛋白質沒有關係,因為含量都比較高。決定好不好主要看食物的來源和汙染的程度。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汙染,包括抗生素、類固醇、重金屬等。

11、野生的食物營養價值高嗎?

野生動物類食物主要是水源汙染,養殖的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和促生長激素帶來的汙染。人類工業化幾百年了,即便是很深的地下水難免都會有汙染。

12、哪些動物食物的營養價值高?

如果一定要排個序,在我看來,乳製品和蛋是最佳的動物蛋白來源。肉類中首選雞肉,儘管都是養殖的,汙染最少。其次是牛羊肉,再次是豬肉及其他肉類。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13、多吃動物食物是不是不健康,吃內臟是不是不健康?

德國人食肉的比較多,法國人吃鵝肝,這些膽固醇含量很高。但他們的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在歐洲發生率算較低的。

14、吃生冷的食物不健康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全球第一。

15、到底該怎麼吃?

任何食物天天吃,都不會有啥營養。營養均衡來自食物的搭配。我認為應該順應自然、天時和地利。滅繁奇以就簡兮,化萬物以濟百骸。

說人話就是:有啥吃啥,不偏食挑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