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雖然我們中國和西方是兩種不同的文明,但是在一件事兒上我們卻都很注意和謹慎,那就是起名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起名學,很多人都認為能否取到一個足夠好的名字,這是關乎一個人一生命運的事情。無獨有偶,國內知名球鞋電商品牌“毒APP”前段時間也改了名字。


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毒APP官方表示說從今年開始毒APP將改名為“得物APP”,他們的理由是毒APP這個品牌名稱不利於客戶理解毒APP的功能,因此改名為得物APP。但是,毒APP雖然將名字改了,但是能否改變品質稀碎的命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和分析一下。

買家:我只是不想買到假貨而已據悉,目前已經有超過1萬人表示曾在毒APP上買到過假貨。毒APP在過去這幾年之所以能夠火起來,是因為毒APP抓住了一個新興的市場,那就是國內二手球鞋市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確實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很喜歡“玩鞋”,對於那些特別的有紀念價值的鞋他們是特別想要的。


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於是,看到市場需求的毒APP創始人創立了這一電子商務平臺,目的是為了解決國內二手球鞋及相關名牌鞋子的二手買賣的問題。毒APP最大的商業創新是對於送到自己平臺上的球鞋都會檢驗真偽,於是喊出了“先鑑定,後購買”的口號。


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這個口號對很多買鞋者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畢竟作為買鞋的人唯一的根本要求就是希望不要買到假貨而已。但事實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有很多買家都投訴說在毒APP上買到了假的名牌鞋子。這一事實足以說明,毒APP並不像自己所說的那樣品質非常有保證,相反不管是堅定還是管理都有很大的漏洞。

之所以品質稀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毒APP上之所以會買到假鞋,原因有兩點。首先第一點,國內有很多的高仿名牌鞋子,假如有一個人能夠把這些高仿鞋放到毒APP上賣肯定會賺大錢的。但這時有人肯定會說了,毒APP不是會對每一雙鞋子鑑定真偽嗎?可問題就出在這裡,據說毒APP鑑定一雙鞋真偽的時間不過20秒,如此快的速度,他真的敢保證沒有漏網之魚嗎?


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另外,這裡面是否有腐敗也不好說,畢竟這是一個充滿利益的點。還有就是,毒APP作為一家電子商務平臺,它最大的目的還是要盈利的,那麼它的錢從哪裡賺呢?現在看來邏輯是這樣的,毒APP向賣家賺取服務費,然後呢賣家為了避免虧本就把服務費加到鞋價上,也就是說最後平臺和賣家賺的都是買家的錢。

而賣家為了多賺取,難保不會以假亂真,這簡直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哲學矛盾。因此說,毒APP要想在未來繼續發展下去,最重要的一件事兒就是如何改變自己的鑑定流程,使這個流程變得更加透明和專業,重新獲得消費者對毒APP的信心,這個是關鍵中的關鍵。

毒APP作為一家高度垂類的電商平臺,它和淘寶京東還不一樣。由於毒APP的消費者大多都是“鞋圈”裡的人,一旦失去了這些人對自己的信任,那麼毒APP必將失去自己的市場,待到那時不管是怎麼改名都是無法挽回的了。


質量為王的時代,“毒APP”改名後能否挽救品質稀碎的命運呢?

國內大部分的電商平臺賺取的錢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賣家提供的服務費,另一類是由買家通過瀏覽網頁產生的流量廣告費用。但是電商平臺真正能夠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是來自於消費者對該平臺的信賴,如果這一信賴消失了,買家也就消失了,那麼跟著流量和賣家也就消失了。因此說,毒APP以及其他電商平臺真的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好好思考一下,不是嗎?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