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政治知識: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導語:2020三支一扶考試公告將於3-5月期間發佈。三支一扶考什麼?三支一扶考試內容是什麼?三支一扶公基如何備考?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備考,中公三支一扶考試網在這裡為大家講解公共基礎知識中的政治知識《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幫助大家備考三支一扶公基部分。

一、區分標準是什麼?

在唯心主義流派中,所有理論都認為精神也就是意識具有第一性、思維決定物質、世界的本源是思維。在此基礎上,在唯心主義派別內部又出現了不同的劃分:一部分認為決定世界存在的意識是人類的意識,是人的精神、人的思維決定了物質世界的發展和存在,認為物質世界源於人的精神,這部分理論稱之為主觀唯心,即人的主觀思維是世界的本源;還有一部分認為決定物質,決定世界的精神是一種脫離人類意識的精神,是不受人控制的精神,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精神,這部分理論稱之為客觀唯心。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的區別是決定物質的精神來源的不同。

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政治知識: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一)主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源來自人類的思維,即人的意識決定了世界或者物質的發展和存在。那在我們考試過程中,主觀唯心有那些呢?在此幫助大家進行總結。

1.英國: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

2.法國: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3.德國: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4.戰國:孟子—萬物皆備於我。

5.唐朝:慧能—非風動,非帆動,仁者心動。

6.宋朝:陸九淵-“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7.明朝: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二)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者認為世界的本源是一種不依賴於人類存在的精神體,但是在不同人流派心中,這個客觀精神體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把我們考試經常出現的觀點進行總結,可以總結成一句順口溜:神仙風水有道理,絕對理念是命運。

1.古希臘:柏拉圖—現實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2.德國:黑格爾—世界本源是絕對觀念。

3.春秋: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4.宋朝:朱熹—理在氣先。

5.宋朝:程頤—有理則有氣。

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政治知識: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