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執行官朱光:到2020年金融機構將面臨挑戰

首席执行官朱光:到2020年金融机构将面临挑战

12月1日,由智庫、財經週刊新華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

論壇的主題是“新形勢下的金融改革開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主席黃奇帆、中國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國有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前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王肇星、糧食金融首席執行官朱光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講話。“到2020年,金融機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朱(金字旁容)基在主旨演講中說。金融機構有兩種,一是銀行所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二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到2020年,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將面臨過去風險管理方法的挑戰,因為經濟下滑和私營企業、微型和其他實體經濟體的服務壓力越來越大。首先,銀行的資產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過去,國有企業處於資產的末尾。以高質量的民營企業為主,小規模零售資產的比重將不斷提高。資產結構的改變擴大了風險敞口;第二,過去的銀行風險戰略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制定的,在經濟低迷時期,這些風險策略是否仍然有效。另一方面,隨著行業對實際經濟的需求和壓力越來越低,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面臨著增加風險成本和減緩利息收入增長的壓力。另一個金融機構是一個由互聯網代表的企業他們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2019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圍繞風險防範和消費者保護的監管政策,如加強利率控制、強調數據合規應用、規範收集和收集管理等。例如,在利率控制方面,今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發佈了關於處理違法貸款刑事案件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了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貸款行為(包括罰款、手續費等)。是非法的。視乎情況的嚴重程度,當局會作出不同程度的定罪和判刑。這些監管政策促進了金融迴流服務實體經濟的起源,促進了金融的長期健康發展,也給互聯網金融平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傳統的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機構將在2020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壓力和挑戰是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機遇。朱光的總結據報,小額及全面融資,與銀行及持牌金融機構合作,可透過科技能力的輸出,如智能存取、大數據風電控制及事後信貸管理等,協助合作伙伴有效地識別小型及微型企業主的財務需要,並協助金融機構減低交易成本、提高空氣管制水平及服務效率,從而更好地為微型企業服務。目前,小額融資已經超過60家銀行,其中貸款總額超過50億元。65%的與生態合作伙伴合作的客戶是小型和兼職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