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博士CEO崔航:"新基建"佈局不是轉型 會發力大數據

鵬博士CEO崔航:

新浪財經訊 進入2020年,“新基建”突然成為熱詞,近期更是多次出現在決策層的部署當中。“新基建”全稱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投資領域包括5G網絡、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軌道交通等方面。

  IDC預計,2020年“新基建”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11萬億元,不過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高鐵和城市軌道,AI投資額約為1000億元,新型智慧城市與園區為1800億元。

  “新基建”也成為不少企業所期待的拉動力,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電信運營商鵬博士,也在聚焦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發力通信及互聯網服務,向“企業與家庭互聯網服務商” 全面轉型。

  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鵬博士,在“新基建”領域能否突圍?打造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近日,新浪財經專訪鵬博士CEO崔航。

  崔航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到數據中心領域,但這個行業還是有門檻的,可能建個機房容易,未來的運營和銷售,沒有經驗沉澱是很難做好的。

  “側重To B,加大布局數據中心 ”

  新浪財經:在“新基建”方面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崔航:鵬博士在數據中心運營、5G通信服務、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已有積累。其中數據中心是主營業務,專門成立了鵬博士的大數據公司,從2018年開始,就開始作為重點發展。鵬博士早在2000年開始佈局數據中心,運營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15個,總面積超20萬平方米,總運營機櫃數約3萬個,客戶涉及金融、保險、互聯網、雲計算、跨國公司等行業的頭部企業。鵬博士會加大數據中心佈局,我們有非常好的基礎。

  鵬博士去年推出數據中心的酒店管理模式--HOMM模式,與有意佈局數據中心業務的數字地產經營者在項目股權、資本、建設、運維、營銷等多層面深入合作。鵬博士也在全國200個城市佈局了寬帶網絡,未來可以對很多的工業企業和傳統企業做網絡連接和賦能。

  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也是現在轉型的一個重點。之前外界瞭解長城寬帶以To C為主,實際上光纖網絡資源已遍及全國兩百多個城市,積累了20萬企業客戶,現在更多的面向To B,正在通過雲網融合的科技,服務更多企業。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將網絡資源做成工業互聯網的專網,為企業提供服務。

  再一個便是長城寬帶在全國將近三萬的員工,都是通訊技工人才,一直是從事網絡接入,以及寬帶維護的工作。鵬博士也在5G的通訊服務佈局,成立了長寬通服公司做通信服務。

  鵬博士的雲網通信事業部、產業互聯網事業部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正在給傳統企業、工業企業賦能,而數據中心業務為大數據提供存儲,形成了服務鏈條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到數據中心這個領域,但這個行業還是有些門檻的,可能建個機房容易,但未來的運營工作和銷售工作,沒有經驗沉澱是做不好的。

  新浪財經:公司業務基本面發生改變,如何抗擊風險?

  崔航:我一直在強調,公司基本面的改變只是把側重點做了一個調整。鵬博士以前的長城寬帶業務因為服務千家萬戶,知名度高一些,在公司的收入佔比較大。我們把側重點放在數據中心上面,本身只是把優勢資源做優化和提升。

  所以我更強調鵬博士業務是轉身而不是轉型,原來是側重To C,現在側重做To B,只不過是市場發生了變化。我們在消費互聯網已是受益企業,現在我們適時的轉身做產業互聯網,也是正常的調整。

  “債務到期會融募並舉, 積極面對”

  新浪財經:如何看待互聯網巨頭也在佈局“新基建”?

  崔航:數據中心在整個“新基建”中是扮演著基礎設施的角色,互聯網巨頭入局大數據領域,更加激增了數據的產生,數據產生以後一定會需要傳輸和存儲。鵬博士實際上是在傳輸側和存儲側,我們提供數據中心服務,也提供雲網服務,適合於未來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5G時代以及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綜合服務。

  5G會帶來大量高碼流的文件的傳輸和存儲,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會產生大量的萬物互聯的數據,人工智能支撐數據分析和APP,這些都需要數據中心載體。鵬博士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有豐富的經驗儲備,未來做大運營,做強品牌,發展恰逢其時。

  新浪財經:6月底48億元到期債務,目前整體的財務狀況如何?

  崔航:市場上有很多投資者關注這個問題,我們也在積極的應對。的確債務集中到期,是一個不利的壓力,但目前公司在融資和募資的過程中,憑藉著新基建和現有資產積累,正常面對,我們是有信心和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在支出成本和發展重點上逐步做調整,發展重點是發展好數據中心板塊,長城寬帶對虧損的城市做了相應調整,商譽和資產類也做了一次計提。公司包括業務端和財務端,都做了優化調整,一季度已經呈現變化。未來,公司將實現輕裝上陣,把握5G時代機遇,聚力發展核心戰略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