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下那片菜地那片一如既往的喜歡

持在手中行走的油菜花,

綠色嫩芽,嬌黃的花。

肥沃的土地,嗡嗡的蜜蜂。

扁擔下那片菜地那片一如既往的喜歡

枯黃竹籬笆圍成一個圈,

農村裡的人,耕用地多,

菜園便成常見家庭產物。

兒童時期的農村發展狀況,

科技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後,

在家務農的人們還是很多。

小時候還難辨東南和西北,

記憶最深刻的還是那一片菜地。

這樣的記憶是在大山裡頭,

方圓十里兩眼望穿的兩間房子,

那是木頭、竹子拼搭而成的房子。

房子還耐風吹和雨打不東倒西歪,

住戶有且僅有的爺爺、奶奶與我,

記憶猶新的是一間主要用來下廚,

另外一間顧名思義主要是作息。

爺爺奶奶三下五除二的功夫,

籬笆圍了個圈便成一片菜園。

正面對著房子的菜地,

可遠觀一塊接著一塊,

是我喊不上名的青菜,

叫上其名清楚認識的也就甘蔗,

長長的帶節的紫身子頭頂綠帽子,

甘蔗甘醇香甜汁多耐嚼吃了還想,

是我忘不掉至今也討厭不了的愛。

扁擔下那片菜地那片一如既往的喜歡

每每待到鋤草,鬆土,劃田地時,

我總被安置在房子前避免幫倒手。

這樣我就多了看奶奶種菜的樣子,

奶奶手腳嫻熟地一坑幾粒菜籽拋,

在奶奶扁擔下日復一日的澆水化肥,

菜籽冒出殼幾毫米地接連生根發芽。

每逢開花結果有蜜蜂有蝴蝶還有我,

走近時黃的紫的紅的綠的也怪好看,

蜜蜂吮吸花粉,我和蝴蝶花裡嬉戲。

場景就好像不辭勞苦的奶奶忙其中,

我和爺爺隨時恭奉“聖旨”幫把手。

主要還是奶奶口中的你倆會壞我事,

於是太多時候我和爺爺都置身田外。

扁擔下那片菜地那片一如既往的喜歡

後來我們也早已不在那片山裡住了,

愛忙活的奶奶並沒有就此停下手來,

大人小孩怎麼勸也治不了她愛幹活。

早些年奶奶暫且挑得了擔子,

於是就總有吃不完好吃的菜,

奶奶種得多了的青菜也從來不賣,

村上些人也吃到奶奶扁擔下的菜。

想家也想奶奶扁擔下那片菜地,

現今家裡的那菜園種滿了小果樹,

屋左房右又多了幾塊小小的菜地……

無論走到哪一貫愛吃青菜朋友皆知,

還被按上 “多菜少粉同學” 的名號。

扁擔下的那片菜地,於哪不忘的形式,

外乎於形式,一如既往,好幾載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