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家長這樣做,3步搞定孩子的爆脾氣

#育兒心理說#孩子脾氣大怎麼辦?

有些孩子就是脾氣大,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一言不合就要打人,你要是不理他吧,他還能跳上桌子上跺腳。生了這樣脾氣大的孩子,當爹媽的真的很頭疼。育兒領域的專家又說孩子不能打,可是好好跟他說呢,他又不聽。還能有什麼招呢?

這裡給大家介紹3個步驟,相信通過這3步,可以幫助大家管理好孩子的情緒。

第1步,作為家長,我們要減輕心理負擔。

不要一味認為孩子脾氣大,都是自己養育不好造成的。現在有一種輿論趨勢,覺得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的。這也使得我們帶孩子去公共場合時倍感壓力,生怕孩子鬧起來,旁人會認為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家長。而這種丟臉和羞恥的感覺,反而會讓我們在跟孩子互動時沒有辦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其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先天氣質。如果能有幸生到一個容易型的天使寶寶,那實在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而作為生到一個困難型的寶寶的家長,最好不要跟他們做比較,會很~心~塞~先天氣質是天生的是難以改變的,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學會跟他們相處,同時保持樂觀的態度。相信我們的困難型寶寶,最終也能夠成長成優秀快樂的大人!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3步搞定孩子的爆脾氣

先天氣質困難型的孩子,從出生就易燃易爆炸!

第2步,我們要去了解孩子的脾氣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或者直白點說,他的目的和訴求是什麼。

對年紀大一點、語言功能比較完善的孩子,我們完全可以跟他一起討論。當然,討論的時機要選在雙方都心平氣和、氣氛輕鬆愉悅的時候。儘量不要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聊,以免變成雙方發洩情緒的導火索,引發“戰況升級”。對年紀小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通過他發脾氣的時間點,推測他發脾氣的目的。

一般來說,發脾氣的目的有3個。

第1個是要東西。比如孩子想要玩平板、手機,但無論如何家長都不給,只能夠用發脾氣的方式,家長才有可能給。

第2個是逃避某些活動。例如孩子非常不想吃飯,但無論如何家長都一定要求孩子要吃飯。這個時候孩子發了脾氣,家長可能會要求他去罰站。雖然罰了站,但是還是可以逃避掉吃飯。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3步搞定孩子的爆脾氣

能躲掉吃飯,罰站都願意!

第3個是希望爸爸媽媽能關注他。特別是在一些二胎家庭,老大會突然變得脾氣大,可能就是為了跟弟弟妹妹爭寵。雖然爸爸媽媽媽媽會訓斥他,但也總比完全不理他,要好得多。

瞭解完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我們就能夠進行第3步,也就是最關鍵的一步,用可接受的行為替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

第3步,替換掉孩子的發脾氣的行為。

這步聽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讓孩子可以通過做某件事情來達到他的需求和目的,而不用通過發脾氣的方式。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我就是不想要讓孩子達到他的目的呀,我就是不要想要讓他玩手機呀。所以孩子好好的跟我們說“媽媽我想要玩手機”時,我們拒絕了;但是當孩子哭鬧得沒辦法之後,又會跟孩子說“好吧好吧只准玩半小時啊。”這樣其實相當於變相的教會了孩子,要用哭鬧才能達到目的。如果我們能指出另一條路,例如“把你的小被子疊疊好,就獎勵你玩半小時手機”,相信孩子很願意遵從。畢竟哭鬧也很累的!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3步搞定孩子的爆脾氣


這一步的關鍵是循序漸進。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用來替換的行為要非常簡單,可能只是幫媽媽倒一杯水,或者是把飲料盒扔進垃圾桶。建立起足夠的親子間信任關係之後再談其他。

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和困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和我互動~

我是秀秀老師,專供育兒技巧幹貨,不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