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錄:疫情之下,阿根廷再現債務危機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陳康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各國經濟發展困難加劇。近期,阿根廷經濟亮起紅燈,宣佈無力償還國家債務,被不少分析人士視為首個受疫情衝擊而“倒下”的國家。

據媒體報道,阿根廷經濟部長馬丁·古斯曼(Martin Guzman)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根廷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提出全面債務重組。根據債務重組提案,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同時希望債權人能免除部分本金和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該國應於本月22日支付5億美元債務,一旦錯過,將在30天寬限期後進入違約狀態。

而據路透社20日報道,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ACC)已拒絕該國債務重組提案,呼籲政府與債券持有人談判達成協議。

對此,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岳雲霞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阿根廷步入實質性違約是大概率事件。違約的後果,就是被國際資本市場徹底拋棄,失去融資能力。

岳雲霞進一步指出,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阿根廷的信用一直備受質疑。自阿根廷建國以來,已出現多次債務違約或重組。政府開支龐大、財政赤字激增以及大幅對外舉債,是阿根廷屢次發生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沒有疫情,今年阿根廷的經濟也不樂觀,出現債券危機也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債務問題外,在疫情的衝擊下,阿根廷經濟幾近停滯,也為今年的經濟前景投下陰影。

岳雲霞指出,目前阿根廷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約在3000例左右。就全球比較而言,阿根廷的疫情實際上並不嚴重,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阿根廷嚴格的防控措施,但這些防控措施也對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

阿根廷自3月20日起實行宣佈實行全國隔離政策。嚴格的隔離措施要求,除超市及藥店外,其他商鋪悉數關門;除特殊行業外所有企業一律居家辦公。此外,阿根廷全面關閉海陸空邊境,甚至在海外的阿根廷公民都無法入境,這對經濟的傷害可想而知。

此外,疫情還使得阿根廷出口遭遇嚴重損失。以佔據阿根廷外貿半壁江山的農產品出口為例,物流延遲和人手緊缺使出口大幅下滑。3月,阿根廷農產品出口淨收入為10.64億美元,同比下滑6.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佈的最新預測顯示,預計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萎縮5.7%。

岳雲霞表示,近年來,阿根廷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如今新冠疫情又讓本已疲軟的阿根廷經濟雪上加霜,預計阿根廷經濟將很長時間難以恢復元氣。

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阿根廷經濟之所以屢陷危機,根本原因在於常年的高福利和經濟的低增長。一方面,阿根廷福利水平居高不下,成為拖累政府財政的主要原因。阿根廷政黨將高福利作為爭奪政權的手段,不同政黨為討好選民只能一步步增大福利水平。易上難下的高福利政策致使阿根廷近幾年財政赤字規模大增。

另一方面,姜超指出,阿根廷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民粹主義盛行導致政治不穩定,使得阿根廷缺乏基於長遠發展考慮的經濟政策,過分追求福利主義,使經濟喪失競爭力,這些都阻礙了阿根廷的經濟發展。

針對未來阿根廷經濟發展的建議,岳雲霞表示,本次阿根廷的經濟困境與前幾次非常相似,根本上靠要阿根廷經濟恢復增長、提高償付能力來解決。目前阿根廷是左翼政黨執政,將民眾安全置於經濟發展之上,但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大以及疫情的基本受控,預計阿根廷將逐步復工復產。

事實上,阿根廷近日已允許銀行、文化用品經營企業和部分農業生產企業復工;非直接接觸服務的商家、部分外貿經營和工業加工企業等11個行業也於20日起正式恢復經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