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止棉花的落蕾、落鈴,實現最終的高產、穩產?

棉花的落蕾、落鈴現象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最終的產量,想要有效的防止棉花的落蕾、落鈴,我們必須先要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棉花落蕾、落鈴的,我們來詳細來看。

棉花的落蕾、落鈴主要有兩大因素引起的。

一、棉花自身的生理因素(內在因素)。

1、生理因素。什麼是棉花的生理因素,通俗來講就是棉花因為有機養分供應不足導致的蕾、鈴脫落。棉花到達花鈴盛期時對有機養分的需求量會翻倍的增加,因為這個時間段棉花上部在長果枝、中部正處於開花、下部在結鈴,幼鈴在膨大,對有機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

在花鈴盛期,如果因為我們的土質因素、管理因素等各種原因導致棉花對有機養分的吸收不夠,最終會造成蕾鈴脫落。為了避免棉花的蕾鈴脫落,我們就要為其供應充足養分,這其中氮磷鉀養分的配比一定要合理。

2、激素因素。

激素因素所導致的蕾鈴脫落,舉例來說如果在棉花現蕾期我們噴施了一些激素比如赤黴素、或者含有脫落酸一類、乙烯醚一類的東西就會導致棉花自身的內分泌紊亂而分泌激素不均勻,導致蕾鈴脫落。

二、誘導因素導致的蕾鈴脫落(外在因素)。

誘導因素是指不是棉花自身的因素造成的蕾鈴脫落,外界的一些條件影響了棉花的正常生長從而導致蕾鈴脫落。

如何有效防止棉花的落蕾、落鈴,實現最終的高產、穩產?


1、光照

第一個來看光照的影響。都知道太陽光是我們人為把控不了的外界因素,但是我們可以有效地去利用它。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我們棉花的所有有機養分是靠著葉片經過太陽光合作用而合成的,如果太陽光照不夠就會導致棉花的蕾鈴脫落。

尤其是棉株下部的桃子(幼鈴),從蕾變成花,從開完花第三天開始將是幼鈴脫落的高峰期就是棉花開完花後的第三天是幼鈴開始脫落的高峰期。直到第七天幼鈴如果沒有脫落就說明這個鈴就基本上是坐住了,開始膨大了。

由於田間的鬱閉、光照不夠導致棉株中下部的蕾鈴養分不夠很容易導致脫落。棉株的中上部由於過大、化控不到位、側枝過長、光照不到位等也會導致蕾鈴的脫落。所以我們要學會判斷棉花蕾鈴脫落具體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出現在什麼位置。

2、水分

水分因素。水分過大會導致棉花主莖生長過旺,其次導致棉花的果枝(側枝)生長過旺,將養分全部搶走,養分無法迴流造成蕾鈴脫落。水分過少的話也不行,都知道棉花生長所需的絕大部分養分都是依靠根系吸收水分的過程中吸收積澱完成的。

如果棉田出現了旱象,水分不夠,就會導致有機養分的吸收不足、缺失,棉花就會分泌脫落酸最終導致蕾、幼鈴脫落。

如何有效防止棉花的落蕾、落鈴,實現最終的高產、穩產?


3、溫度

溫度因素。都說水、肥、光、氣、熱是作物生長必須的重要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如果出現過量的時候也會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棉花正常生長的溫度是25℃至30℃,每超過1℃,其光合作用能力都會相應的加強,但是如果溫度超過了35℃時候,其光合作用就會降低同時其呼吸作用就會加強,呼吸作用的加強就會增加消耗棉株的有機養分。有機養分往棉蕾、棉鈴上的供應也相應的減少了,造成蕾鈴脫落。

4、肥料

肥料因素。我們常說“肥料是棉花的糧食”,當對棉花提供的肥料不夠時,有機養分自然就會缺失,造成蕾鈴脫落。如果我們的地塊貧瘠(經常說的“地瘦”)有機質含量低,微生物菌群缺乏(肥料利用率低)等情況的在棉花的花鈴盛期的肥料的供應更應該加倍的供應才行。

肥料的配比。在花鈴盛期棉花對氮磷鉀需求會很大,都知道棉花在結鈴第十天時棉鈴才開始膨大在這個時間段是用氮高峰期,過了這十天後對氮的需求開始減少,棉花的棉籽開始長飽了,這時候對磷鉀肥進行吸收。花鈴盛期的階段,我們要勤於觀察根據自己棉花的實際長勢來進行配肥。

5、病蟲害

病蟲害因素。由於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蟲害導致的棉花蕾鈴脫落,這種情況往往是顯而易見(肉眼都能看到症狀的)。

如何有效防止棉花的落蕾、落鈴,實現最終的高產、穩產?


6、空氣中的水分

空氣中的水分因素。如果棉花正處於開花坐鈴的盛花期,上午9點到11點,或者8點半到11點這個時間節點出現下雨情況,花粉會因為遇水而出現破裂,花會出現沒有活性。最終造成授粉不成功,脫落掉。

7、人為

人為因素。都知道在防治蟲害的時候,要在溫度適宜的時候打藥,也就是上午11點之前,下午7點半之後,根據實際的當前溫度來決定打藥作業。有的種植戶不在意這些,也不管開花沒開花就在上午打藥了。

都知道9點到11點是棉花授粉的高峰期如果我們的棉田裡有蟲害,同時正好處於棉花的盛花期,正是授粉的高峰期時間段就不能進行打藥作業。時間要調整到下午以後打藥作業。在花鈴盛期這個階段,打藥一定不能在上午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