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原文鏈接TechCrunch,作者Josh Constine

原文鏈接:https://techcrunch.com/2020/04/01/content-network-effect/

許多TikTok(抖音國際版)視頻不是從零開始的,其競爭對手亦然。在TikTok上,用戶利用已有音頻剪輯,拍攝一個新的視頻。這樣行之有效,是因為TikTok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內容庫來汲取靈感

其他同類產品,比如短視頻App Facebook Lasso和正在巴西進行測試的視頻編輯工具Instagram Reels,其素材量相形見絀。視頻編輯軟件Triller和對口型配音App Dubsmash這樣的直接競爭者正在競相建立檔案庫。

據網絡媒體公司The Information近期報道,YouTube Shorts正在開發中。如果Google允許用戶利用他們在YouTube上觀看的50億個視頻的話,YouTube Shorts才有機會獲得成功。

這就是“內容網絡效應”的力量:每一段內容都為其他內容增加了價值。這就是TikTok。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你可能很熟悉傳統網絡效應,即“一個產品或服務隨著更多人的使用而獲得附加價值的現象”。獲得價值的不僅僅是網絡本身,因為傳遞給每個用戶的價值也在增加。

如今的頂級社交網絡就是明顯的例子。Facebook、Instagram或Twitter上的用戶越多,你的聯繫人就越多,相關算法可以用來填充你信息流的材料就越多。

如果你必須在兩個相同的社交網絡之間選擇,你可能會選擇那個已經有很多朋友或創作者的社交網絡。網絡效應提高了遷移到不同網絡的轉換成本。

即使有更好的功能、更少的廣告,或更少的誤導和網絡欺凌,你也不可能離開一個強大的網絡,選擇一個用戶更少的網絡。這使得規模化的社交網絡很難打破。所有的頂級網絡都已經存在了近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除了TikTok。這個音樂/視頻App設法呈現“內容網絡效應”的新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上傳的視頻,都會讓每一個具有未來潛力的視頻更有價值。

這是因為TikTok上的所有內容都是其他人的素材混合。每一首歌、每一個舞蹈、笑話和惡作劇,或每一個獨白都為其他創作者提供了現成資源。這是無限靈感的源泉。

終極創意工具:可再混合性

TikTok通過簡化“使用這種聲音”的過程來創造混音文化。點擊任何視頻上的音頻按鈕,音頻就變成你的了。點擊進入,你會看到其他所有使用該音頻的視頻。

TikTok甚至還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搜索引擎,可以按流行、熱門、喜歡、遊戲和旅遊等類別對聲音分類。有時候,混音是基於一個想法而不是音頻。在#FlipTheSwitch標籤下,你可以看到情侶們在燈光熄滅後立即交換衣服,有50多萬個視頻混音版本,視頻數量達36億。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你甚至可以將自己的和原創者的視頻,和對方合拍。隨著更多的合拍結合在一起,獨唱表演變成了合唱。與此同時,對於那些深知各種噱頭是如何演變或扭曲成荒誕行為的鐵桿用戶,視頻多重混合也給了他們奇妙的體驗。

過去的其他App已經推出視頻回覆、標籤、推文引用、調查、連鎖信等內容交互或迭代的方式,而且模仿層出不窮。但是TikTok證明,以內容網絡效應為核心的社交App擁有巨大力量。

改良混音為用戶降低製作用戶生成內容的門檻。你不需要有驚人的創造力或原創性,就可以創作出有娛樂趣味的視頻。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觀點就會不同,使之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想法。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比如最初,有兩個人在參加電視節目Parks & Recs時,一邊偷偷穿過墓地,一邊高喊“不要懷疑,不要懷疑”。藉此音頻,人們一邊嘴型同步,一邊做各種事情,比如試圖逃離嬰兒房間,同時不能驚醒嬰兒;或者穿著從姐姐衣櫥裡偷來的衣服離開房子;或者試圖養只羊駝當寵物;或者用Photoshop讓自己看起來更高。

人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創意,但如果沒有最初的音頻,一切都無從談起。

TikTok的素材庫vs世界

馬克·扎克伯格告訴Facebook員工,他覺得TikTok有點像即時動態的探索版。我認為,他低估了TikTok的巨大威脅。

Facebook和Instagram都複製了Snapchat即時動態功能,從而大獲成功,因為他們只需照搬照抄就好。即時動態是自傳式的生活錄像。你所需要的只是創造性的工具(Instagram和Facebook重建了這些工具)以及可以分享的人(這些App有數十億用戶)。

但是TikTok並不像即時動態一樣,與別人分享你想要分享的東西。即時動態通常都是從頭開始,因為每個用戶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而TikTok是以內容網絡效應為動力的再創造,具有娛樂性質。

即使TikTok的競爭對手為用戶提供相同的視頻錄製功能和發佈潛力,但他們仍然缺少素材源積累

Facebook的Lasso看起來和TikTok很像,但是自2018年11月推出以來,Lasso從未得到迅速發展。Instagram的Reels巧妙地複製了TikTok的混音工具,但是如果巴西的測試進展順利,並且最終發行英文版本的話,它的發展也終將是平淡無奇。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根據The Information亞歷克斯·希思和傑西卡·湯克的報告,YouTube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Shorts,屆時將添加在YouTube App中。

這樣可能會使Shorts無法與專門的App競爭,無法像TikTok一樣可直接打開“為你推薦”頁面。但是,如果YouTube能解鎖整個視頻數據庫重新混音的話,也會成為其唯一可取之處。

因為YouTube本身是一個龐大的視頻網站,所以YouTube Shorts擁有Facebook和Instagram所不具備的資源庫和搜索體驗。但是,YouTube在社交方面的發展從未成功,從Google+到YouTube Stories再到其他十幾個毫無生氣的消息發送App,它可能尚未能夠將視頻與社交功能結合。

或許,YouTube會在複製TikTok方面表現最差。唱片公司和YouTube應該明白,短視頻是一種宣傳形式,而不是盜版音樂。但是,如果YouTube未獲音頻授權就在Shorts上使用,那麼這項功能就無從談起。

混音文化不會消失,培養出來的內容網絡效應的價值也不會消失。隨著視頻消費超過了專業製作,混音成為讓世界保持娛樂趣味、業餘愛好者貢獻值得廣泛推廣的作品的方式。

內容網絡效應+娛樂社交功能,抖音的成功難以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