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鑄都”鑄就新活力—嘉禾應對疫情“乾貨”政策見聞

中國新報訊(通訊員 胡剛 特約記者 鄧和明)4月16日上午,記者在位於湖南省嘉禾經濟開發區的鎏源新能源嘉禾中凱電鍍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看到,該項目一期第一棟廠房建設已竣工,工人們正在加緊對廠房內外裝修,技術人員抓緊時間安裝調試石墨炭棒生產線設備,一片火熱繁忙景象。

湖南省鎏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鎏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表面處理與再製造技術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投資建設的鎏源新能源嘉禾中凱電鍍產業園是近年來湖南省環保廳批覆同意建設的電鍍基地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將極大拓展嘉禾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空間,產生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可為嘉禾鑄造產業發展提供助力,有效拉動嘉禾縣的經濟增長。

“得益於政府和各級部門的支持,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我公司石墨炭棒生產線已進入設備調試,預計5月初可投產運行,這條生產線也是目前全國工藝技術最先進的石墨炭棒生產線,生產的產品被列入了湖南省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產品質量好,還沒生產,就已有兩批客戶過來洽談,下了訂單。”鎏源公司董事長李兵如是說。

李兵告訴記者,鎏源公司嘉禾中凱電鍍產業園自去年8月動工以來便備受關注,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好久能夠建成投產?”“企業現在還有什麼困難?”特別是今年復工以來,市、縣領導就多次到項目工地視察,排憂解難。為促進項目復工順利,項目儘快建成投產,發改部門幫企業向上爭取了1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環保部門上門進行業務指導,幫助辦理環保手續;園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等部門不僅送來防疫物資,還協調銀行金融機構與項目對接,提供金融信貸支持。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越是特殊時期,越要推動項目提速、提效。嘉禾中凱電鍍產業園項目的快速推進,只是享有“江南鑄都“美譽的嘉禾縣面對疫情,落實政策, 以項目高質量增長“鑄”經濟發展新活力的一個縮影。

沿著園區道路向前走,嘉禾縣飛恆合金鑄造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現場熱鬧有序,趁著天氣晴好,工人們正加緊施工建設廠房。該項於2019年10月動工開建,佔地115畝計劃投資3.6億元,是我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解決就業800人。

“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目前公司已獲得建設銀行2000萬元信貸支持。趁著天氣晴好,公司上下全力以赴抓項目建設進度,把因疫情而耽誤的工期都趕回來,預計年內可試投產。”嘉禾縣飛恆合金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恆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市縣兩級政府出臺“乾貨”政策,運用財政支持、金融扶持、強化保障等多種手段,真金白銀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為企業戰勝困難注入強心劑。

據瞭解,目前,嘉禾全縣134個重點項目現有109個已開復工;嘉禾經濟開發區的23個在建項目中,中凱、飛恆二期等9個項目正在加快廠房建設,宏勝製造、創新機械、鼎新制造等6家企業正在安裝設備,鎏源公司、南宏製造等3家企業正在組織設備調試。

不僅僅是項目建設,企業生產車間也正幹得如火如荼,展現出活力十足的追效益、要發展的“熱度”。

嘉禾縣飛恆合金鑄造有限公司一家專業生產耐磨鑄件及精密鑄件的企業,部分產品出口歐美。因復工及時,目前國內外訂單未出現流失,進入3月以來,該企業一期生產車間三條生產線一直“火力全開”滿負荷生產趕訂單,產能比去年同期還有增長。

嘉禾經濟開發區坦塘工業園的湖南巨人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月10日復工,是嘉禾最早復工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之一。記者在該企業的生產車間內看到,生產線上機器轟鳴高速運轉,工人們戴著口罩,熟練的操作著各種生產設備,有序的生產。

“我們的產能早已全面恢復,工人的數量不僅沒減少,還增加了。目前,正在加緊趕製新接貴州一公司750臺精雕機,價值1000多萬元的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從東告訴記者,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達產達效,縣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多次上門,瞭解企業復工要素保供、市場拓展等情況,協調解決原材料緊張、用工等問題。特別是,在政府協調下,該企業僅用一星期時間就獲得了銀行1000多萬元的信用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一系列政策措施,可謂是幫到了難處,扶到了實處!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劉從東感慨道。

截至3月31日,嘉禾全縣15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149家,復工率98.03%,還有3家企業暫未復工復產,是因為安全環保原因正在整改,復工達產達效已基本實現。

重壓之下方顯韌性,復甦之中更顯活力。隨著嘉禾縣落實“乾貨“政策的舉措陸續實施,“江南鑄都“齒輪步入正軌,轉動出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