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創投王嘯:“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換代機會,2020年投資策略”

九合創投王嘯:“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換代機會,2020年投資策略”

4月22日晚上10點,由盛景嘉成母基金、盛景網聯、中國電子商會、中國母基金聯盟、億歐公司攜手舉辦的《中國首屆投融資雲峰會》線上超級大直播完美收官。

13小時線上大直播,30+行業頂尖大咖。以深度的專業視角及敏銳的行業洞察,為企業家、創業者們解讀市場變化趨勢及潛在的商機,共同探索2020逆境增量之路。

在大會第一場“疫情後的投資策略”環節,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分享了“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換代機會、九合創投2020年投資策略 ”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嘯:今天我想講的這個主題是關於數字經濟下半場新一代的機會,因為2020年正好是一個新舊轉換,從To C的市場逐漸切換到To B,從消費端到產業端的窗口,講一講我們對市場的判斷、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進化體系和九合創投在2020年的投資策略。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化新常態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化已經變成了一種非常常態的,包括在線會議、在線辦公、共享文檔,還有一些企業內部管理的數字化,包括CRM、無人化、智能客服等等的部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傳感器、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現在整個互聯網或者說數字化進入到更深度的領域,包括物流、金融、生產製造等等各種產業都進入了數字化時代。

這裡面它的本質和核心要素其實是數據,以數據作為一箇中心,加快數據的收集、流轉和對於數據的處理,在連接的層面,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是連接人,產業數字智能時代增加了物與物的連接。這是一個從人到物的過程,產業逐步形成了這樣的進化。

未來十年,最主要的核心機遇還是產業升級

未來十年,最主要的核心機遇還是產業升級,當然其他領域也存在一些機會,但是核心主賽道應該還在中國的產業數字化升級,包括To B企業服務的能力升級上

疫情整體上來講對於產業數字化升級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

第一,疫情加快了大家對無人化、在線化和智能化的共識。有點像AlphaGo加速了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大家更關注AI的各種可能性。現在很多人、很多基金也逐漸對於產業數字化進行更多的佈局和投入,是因為這個共識逐漸在達成。這裡面表現在To B端企業加速在線化的過程,包括銷售在線化,客服的在線化、無人化,包括後端HR系統在線化、文檔的在線化、會議的在線化等等,To B端企業在線化已經是非常明確了。

第二,就是在一些供應鏈領域,柔性化和在線化也基本上是勢在必行,把供應鏈平臺整體在線化,像紡織業的智布互聯,柔性供應鏈的公司等等。還有一些跨地域物流的協同和數據協同,也存在大量的機會。

從底層看,其實是國家最近的新基建所推動的數字化高速公路,5G等很多新型的技術都在配合國家構建整個產業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而這些部分其實是商業化公司無法做的,因為它的投入非常大,回收週期也非常長,只有政府才有這樣的財力和動員能力做這樣設施的鋪設。

而這部分鋪設完成之後,很多科技巨頭、互聯網公司在基礎層,比如說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有所佈局,包括華為等公司都具備雲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能力,而服務層在這部分能力的基礎上再向行業層進行賦能。

在這個產業互聯網的新生態之下,其實是一些更偏行業型的數字化轉型的機會。中國的各行各業是非常豐富的,每個行業都存在數字化之後的龍頭,因為數字化肯定會加速企業內部數據的流轉和更大效率的提高,有可能在行業形成比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形成行業龍頭的地位。

這是我們看到整體的從底層到行業層的細分,這裡面最大的機會可能還是在於服務層和行業層的一些數字化的機會。

新一代智能技術集群的引擎作用

這些數字化機會背後的核心推動力還來自於技術的不斷成熟,它不是某個單項技術的成熟,這裡面的合力推動作用更為明顯。

更長週期來看,整個人類社會的技術都是在推動的,包括最早的蒸汽機、高速公路、鐵路等等,都推動了我們經濟的發展。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是推動下一波產業變革最核心的力量。

這裡面的智能化集群技術包括了什麼呢?

第一部分是正在推動的5G。今年可能是5G落地非常重要的一年,而且基本上進展還是非常快的,現在整個行業裡,很多好的工廠都在運用5G相關的技術。

第二個部分是AI算法在不斷演進。包括算力也在極大提高,進行數據處理和從數據背後產生決策,AI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出現了人臉識別的公司,和一些自動駕駛的公司等等。

第三個部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很多的傳感器成本極大的下降,這些IoT的設備極大的普及,而且非常便宜,這個部分相當於把物聯網逐漸落實。

還有大數據,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圍繞數據的。從IoT生成數據,5G通過更寬的帶寬、更廣的連接、更好的連接方式把它接入到大數據中心,雲計算是計算的底層基礎,AI把算法、算力做得更好,而大數據就是在這當中被加工使用。

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的機會。本質上是落實在數據的方方面面,從數據的產生,到數據的接入、存儲,算法的處理,到最後的使用。5G很有可能在一些偏行業、偏製造、偏企業級應用方面會更有機會一些。

另外一部分就是物聯網,現在整個物聯網的產業是比較成熟的,包括從傳感器的部分到接入的部分,從低速的接入已經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標準,到高速的5G的部分也越來越成熟。

這三個技術,5G、AI和IoT帶來新的技術合力,國家在做5G的佈局,一些商業公司在做AI算法部分的研發、雲計算,很多小公司在做物聯網的傳感器、接入等等部分,實際上是逐漸構建了新一代產業互聯網的底層技術或者說新一代的基礎設施,而這個基礎設施很有可能可以促進各行各業整體能力的升級,包括智能製造,人均GDP的拉昇,都有可能通過這樣的技術平臺和技術的基礎設施做到很好的升級。也就是說,以後我們的外賣都是可以通過無人機或者無人車來送,人均GDP的提升會非常快。

數字時代下半場三部進化論

我們總結了數字經濟下半場的一些發展規律。產業智能時代下半場的切入點是用數字、數據化作為核心能力,以效率提升作為切入點的一個模式,形成平臺,最後變成生態。

技術賦能單點效率的提升可以涉及從生產到流通到交付的所有環節,只不過每個環節當中賦能的點不一樣,最後形成的變革不一樣。

以數字化賦能流通環節為例,中國的流通環節非常複雜,有省代、地代,基本上五六個環節才能真正到用戶手裡。這個流通環節比較低效,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把整個流程打通,從廠商直接到次終端或者終端。

另外,我覺得平臺的數字化存在一個很大的機會,可以在一些傳統行業建立全鏈條自動化生產交易網絡。例如我們投資的信傳信息是給陶瓷和防火材料行業提供底層的能力,包括配料、原材料供應、訂單系統以及技術升級等等。

整體來講,上下游的賦能和輸出標準是最後的一個形態。也就是說當你形成一個行業龍頭的時候,上游可以貼牌供貨SKU,下游客戶可以提供標準化服務,包括連鎖、數字化賦能等等,這樣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在行業當中具備實戰力和很高行業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九合創投2020年投資策略

最後一個環節,講一講我們的投資策略,我們整體還是一個偏產業、技術的基金,我們投早期的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公司的第一個,或者第二輪的投資人。我們的投資策略分成三大部分,一個是堅持技術驅動,第二個是關注技術創新,第三是由這部分產生的產業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

整體關注三個大的領域,包括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消費。新技術,包括傳感器、雲計算,以及PaaS層、SaaS層的核心技術。

新服務,包括教育、醫療、養老等等,這裡面囊括了很多的行業,這部分的機會我認為也非常大。

在中國未來五到十年,各行各業都可能形成市場佔有率非常好的龍頭公司,這部分產生的變量就來自於對新技術和新的思維模式的利用,把這些新的技術運用在傳統行業當中去,提高整個傳統行業的效率,是未來機會的真正所在。

同時我們對汽車物流、製造,還有很多其他的行業都有覆蓋。

我們思考的角度不是從純行業的角度,是從底層技術如何對行業進行創新的角度進行思考。

2020年,我覺得是變化非常大的一年,疊加疫情對各方面的影響。對於未來的創業,從我的角度來看,但凡是比較難的時候,都是一些真正偉大的公司起步的時間。比如說20000年泡沫是BAT發展比較快的一年。SARS那年給了電商很好的發力機會,包括京東、順豐等,都是那時候起步的。

現在類似於那個時期,疫情加上新基建,其實給未來產生一波新的巨量的機會。當然,市場情緒這個時候比較悲觀,投融資比較慢,但是我們仍然保持自己的投資節奏,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在行業當中尋找機會。

對於創業者來講,

第一個還是看好自己的現金流,因為現金流斷掉了,發不了工資,團隊也很難維繫。

第二個,在做業務規劃的時候,一定要積極、主動、樂觀,但是要做好Plan B

第三個,要

審視你的戰略,小公司必須要業務聚焦,沒有其他選擇,可以快速試錯,但是試錯之後要儘快捨棄,把所有的資源放到最重要的業務上去。

現在還是能成功融資的,只是要找到那些還有錢、願意投資的機構。以前你可能會同時跟幾家機構談,現在變成了只有一兩家機構願意投資,你必須把握好機會。

另外一點,冬天有可能是最好的創業時間,可能一些公司在這個期間能夠安全度過並且發展壯大。在疫情期間如果你的業務有增長,也就意味著你很有可能成為行業龍頭。我倒不覺得市場環境熱的時候是好時間,因為那個時候摩擦太大了,現在反而是創業的好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