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點“綠色吉安”新引擎——吉安市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紀實

□本報記者龍建

在節能行動中要效益,以倡導節能為新時尚。我市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以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為抓手,圍繞建設節約型公共機構這條主線,聚焦綠色發展目標、緊循示範引領導向、點燃技術革新引擎,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發展,“綠色吉安”品牌效應得到凸顯。

2019年,我市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狠抓降低機關運行成本這個目標,著眼實際,跟蹤落實,全面深化公共機構節能領域改革創新,節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節能技術應用多點開花,圓滿完成了省管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向機制要效益節能蘊出“新內力”

著眼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提出節能工作要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市領導還實地調研,高位推進。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根據指導要求,強機制,挖潛能,在“三抓三促”中實現效益再提升。

我市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抓體制,促管理,加大管理模式創新,對13個縣(市、區)節能人才隊伍進行調整,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了包括240個鄉鎮在內的全市公共機構節能人才庫,篩選出專業型節能人才梯隊10個,有效推進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由點向面延伸。同時,市委、市政府強調抓考核,促落實,在過程考核中,將公共機構節能重點工作融入多項考核當中,加重了市直績效考核中公共機構節能比重,單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項考核。建立了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能耗公開公示動態制度,完善了能源資源消費信息通報機制。我市還首創在市科技館開設“體驗式節能教育課程”,強調抓培訓,促提升。在各級黨校開設主體班公共機構節能學習課程,累計培訓3000餘人次。2019年,我市共舉辦各類節能培訓班(會)30餘次,培訓近4000餘人次。我市還組織參加了國管局組織的夏熱冬冷地區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管理培訓班,以及省管局組織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培訓暨省管局“強基創優”培訓班,真正實現從內在機制和人才提升上,推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再上新層級。

劃重點固成果“四大工程”為抓手

在全面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深入進行的節點上,我市提綱挈領,把住示範工程的帶動作用,落實重點領域工程的標杆指向,系統工作實現跨越式提升,全市範圍打造的“四大工程”,用數據和實績勾勒了點滴的進步。

——實施示範引領提升工程。在示範單位創建領域,市中級人民法院等4家單位獲評國家級節約型示範單位,永豐縣水利局等4家單位獲評省級節約型示範單位。市本級創建單位投入近1000萬元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及新能源新技術應用,市財政從節能專項資金中安排100萬元用於示範單位創建。抓好公共機構先行。全市新增市中級人民法院、市職業技術學院等市公共機構節能現場教學點6個。市、縣兩級行政事業單位實現節水型單位全覆蓋。

——打造垃圾分類樣板工程。垃圾分類要成新時尚,我市制定落實一套標準、二網管理、三支隊伍、四大行動的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總方案。廬陵新區、青原、吉州三區已進行示範點打造。市行政中心機關食堂智能餐廚廢棄物就地處理設備和油水分離設備,以及人臉識別垃圾分類回收箱和垃圾分類體驗設備等均已投放到位。井岡山市在全市首創覆蓋到村級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吉州、青原就地餐廚垃圾回收設備已正式投入運行;新幹、泰和等地打造了綠色回收示範村;各級公共機構建立了完備的垃圾分類回收運轉體系。目前,全市累計集中回收處置了1.6萬支廢舊含汞燈管、近5萬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256噸廢紙。

——推進綠色發展行動工程。綠色節能,宣傳先行。全市近2萬人參加了2019年吉安市節能宣傳週活動,發放節能宣傳品5萬份;

注重主流媒體、自媒體、官方媒體宣傳報道,節能微信公眾號累計參與人數近10萬人次。推進電子化、無紙化辦公,“互聯網+”辦公系統已實現全覆蓋。一批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醫院、綠色景(園)區成功創建,其中省級“綠色社區”近80個,市中心人民醫院獲評國家級節約型示範單位,成為全市綠色醫院標杆。

——抓好節能應用推廣工程。圍繞建設綠色建築節能大樓標準,全市累計改造建築圍欄2.2262萬平方米,改造燃煤鍋爐19蒸噸。投入1.1億元的吉安大數據中心,已打造成國家級標準化綠色數據中心機房;市水利局老辦公用房改造成智慧停車場。在新能源應用深入推廣上,全市240個鄉鎮村道基本安裝太陽能路燈,全市各級公共機構累計實施太陽能光伏項目102個,裝機容量3.5MKW,實施地源、水源、空氣源熱泵項目10個,供熱製冷面積近3000平方米。在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使用上,市公安局投資近50萬元採購一批新能源巡邏汽車,全市公共機構新增純電動汽車261輛,規劃電動汽車分時租賃車位3000餘個。

促融合拓格局“節能+”裡有文章

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既有綠色效應,亦能衍生出更大的管理效能,節能工作就像插上騰飛的翅膀,在推動扶貧增收、後勤運行、黨建效能上有著更好的揮發效應。

在加大“節能+扶貧”的力度上,市節能辦聯合扶貧辦等單位創新開展了“綠色扶貧”項目。峽江、遂川、吉水、萬安等縣(市、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將節能項目與貧困戶增產相結合,實現“光伏扶貧”全覆蓋,受益鄉鎮達67個,農民達49630戶。在構建“節能+後勤”體系上,節能降耗與後勤服務、事務管理有機結合,市行政中心新建充電裝置和中水回收系統,應用中央空調節能系統、智能化電能管理系統、數字城管信息系統、政務OA系統、公車管家等新技術,運用改造安裝感應式節能灶具、節水型器具、電梯單雙層運行等技術手段,將大樓運行能耗大幅下降。創新“節能+黨建”模式,全市公共機構將節能與主題黨日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先後組織開展了黨員志願節能宣傳活動、低碳健步走活動等,積極探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市直有關部門實現黨建活動與節能宣傳有機結合,不斷延伸黨建內涵和節能格局。

不多耗,不浪費,節能從我做起。公共機構作為社會運行的主體構成,機關幹部齊參與,廣大群眾緊跟隨,節能工作在吉安儼然成了新時尚。在這塊紅土地上,節能低碳早已不是口頭宣揚,而是融合管理投入與技術實力的積極探索。現如今,“綠色”+“美麗”的吉安節能願景,已在廣大市民中心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