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1.道口燒雞 [河南安陽滑縣]安陽市滑縣的道口鎮是全國聞名的燒雞之鄉。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道口燒雞由道口鎮義興張燒雞店所產,是河南名特產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澤、味道、軟爛被譽為四絕,冷食或熱食均回味無窮。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18年(1661),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現在的燒雞大師張存友的先祖張炳,偶遇曾在清宮御膳房作過廚師的老友,從他那裡獲得八料加老湯烹製燒雞秘訣,於是名聲大振。他把店鋪改名為義興張,意在緬懷義友濟興之情。清乾隆皇帝南巡,途經道口,食義興張燒雞,異香而醒神,贊之為天下佳饌。從此,義興張燒雞成為貢品。1955年,義興張六代嫡孫張和禮在河南省政協會議上公開了祖傳300餘年的燒雞絕技秘方。1956年國慶節,道口燒雞呈獻在國宴之上。

2.德州扒雞 [山東德州德城區]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德州扒雞,始於清朝,傳於民國,盛於當今,是享譽中外的歷史名吃,悠悠三百春秋,經過十幾代扒雞藝人艱辛的經營發展,至今由地方名產成為獨樹一幟的中華名吃,在色、香、味、形、質、養和包裝諸方面更臻完美盛名天下,被譽為“神州一奇”、“中華第一雞”。德州扒雞的特點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叉而出,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雞源的選擇至關重要,德州市四效的農家雞為最佳來源。在製作上,選雞考究,工藝嚴謹,配料科學,加工精細,火上功夫,武文有行。

3.符離集燒雞 [安徽宿州埇橋區]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符離集燒雞屬於安徽沿淮風味,已有千年的歷史,產於安徽省宿州市北30裡位於京滬鐵路大動脈上的符離鎮。燒雞起源有幾種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後要抹上一層紅曲,故而過去不叫燒雞而叫紅雞,然後在學習了道口燒雞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提高,逐漸形成現在的符離集燒雞。其與道口雞所不同處,主要在於香料。這種燒雞以管、魏、韓三家的製品最為出名,被列入我國名餚之林。風味特點:此雞肉爛脫骨,肥而不膩,鮮味醇厚,齒頰留香。此菜產於安徽省宿縣,原名“紅雞”,是聞名全國的特產。在開始時,此雞並無特色,只是煮熟後抹一層“紅曲”,色澤紅潤,十分悅目。

4.文昌雞 [海南文昌]號稱“海南傳統四大名菜之首”,因產於文昌而得名。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文昌雞是中國最佳食用型雞種之一,在海南素有“沒有文昌雞不成席”之說。雞食榕樹籽而肥,放養8~9個月再用籠圈於安靜避光之處,飼以花生餅、椰肉絲、蕃茨、熱米飯等催肥。食文昌雞以白切為主,另有椰汁郛雞、酥雞炸子雞等。其白切加工方法和佐料俱獨特。白切文昌雞皮黃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鮮。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當地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產榕樹,家雞啄食樹籽,皮黃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鮮。食法以白切為主,配以獨特的佐料,令人大快朵頤。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文昌雞在香港、東南亞一帶也倍受推崇,名氣頗盛。三亞各餐館均有供應,尤其於三亞東河東路的潭牛雞飯店富有盛名。

5.溝幫子燻雞 [遼寧錦州北鎮]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溝幫子燻雞始於清光緒年間。據說,創始人叫劉世忠,光緒25年從原籍安 徽遷來遼寧北鎮縣溝幫子街,即現在的溝幫子鎮落戶。劉在安徽老家就是售賣燻雞的,到了溝幫子後仍以燻雞為業,為了使燻雞好吃,在當地老中醫的提示 下他增加了調味藥品,又對加工工藝、配方下料進行了改進,質量明顯提高。“雞燻劉”之名傳遍遼西。到1927年前後,加工溝幫子燻雞的店鋪已增到十幾家,其中以杜、齊、孫、張、馬等家的燻雞最為著名。特點:經過多年積贊,反使用的煮雞原湯湯鮮味美,製作的燻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 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食者讚不絕口。工藝:溝幫子燻雞之所以好吃,主要在於選料精良,配料有方。

6.叫花雞 [江蘇蘇州常熟]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叫花雞脂肪豐富,雞肉酥嫩,味道鮮美。 常熟叫化雞採用當地特產—鹿苑三黃雞為原料,此雞肥大鮮嫩,以每隻1700克左右的為最佳。具體制作方法是:將活雞宰殺後,用菜油、料酒、精鹽、蔥姜醃漬,在雞膛內加進火腿片、香菇、蝦米、冬筍片,以及蔥、姜、酒等調料,然後用豬網油緊包雞身,外加荷葉包紮,再用細草繩紮緊呈枕形,整雞外面塗上揉粘黃泥,最後在火上烘烤4~6個小時 即成。 產品典故:傳說當年有一個叫化,不知怎麼撿到了一隻雞,但無法烹製。於是,他就把雞殺死,用爛泥巴把雞團團裹住,放在柴火中燒烤。最後,泥幹雞熟。打開泥外殼,雞毛也一併被剝光,剎時間,香氣四溢,味美無比。

7.鹽酥雞 [臺灣台北]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鹽酥雞是風靡寶島,席捲大陸的美味休閒食品,以臺灣所獨有的近二十幾種調味料精心調配醃製而成,是真正地道的臺灣美食。其暢銷臺灣各地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至今久盛不衰。

8、白斬雞 [浙江省紹興紹興縣]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紹興白斬雞,是滬上家喻戶曉的品牌佳餚。白斬雞選用腳黃、皮黃和嘴黃的“三黃”嫩母雞為原料,加工烹製後皮薄、質脆、色瑩、肉嫩、味鮮,其蘸食的醬油配製獨特,更有錦上添花之功。小紹興白斬雞,以其色澤金燦油亮、滋味鮮嫩無比而享譽古今,百吃不厭,常吃常鮮。

9、口水雞 [四川成都錦江]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口水雞主料選擇十分講究,一定要家養土仔公雞,重在調味,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原料:烏皮土仔公雞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醬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蔥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紅醬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製法:(1).將活雞宰殺洗淨,去腳和翅尖,入沸水中氽去血水,然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鍋中摻水燒到70攝氏度時放入雞,下入蔥節、薑片、花椒、料酒、精鹽,煮到剛斷生時起鍋,放入冷湯中浸泡,待冷後撈起,斬切成條形裝入凹形盛器中。(2).將紅醬油、姜蒜汁、芝麻醬、熟油辣椒、花椒做為沾汁沾而食之。

10、汽鍋雞 [雲南曲靖富源縣]

中華美食:十大名雞

汽鍋雞是雲南獨有的高級風味菜,它以烹製特殊,雞肉滋嫩、湯汁鮮美、原汁原味,芳香撲鼻、富於營養而廣為流傳,在國內外均享盛譽。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距今已有200來年。滇南地區建水縣所產陶器歷史悠久,式樣古樸、特殊。當地人楊瀝利用建水陶,獨出心裁地研製出特殊的中心有嘴的蒸鍋,名曰“汽鍋”。在汽鍋下放一盛滿水的湯鍋,然後把雞塊放入汽鍋內,純由蒸汽將雞蒸熟。此菜湯汁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湯清鮮,實為人讚歎。此後汽鍋雞漸傳漸遠,膾炙人口。1947年昆明福照街開設了一家專門經營汽鍋雞的飲食店。為了招徠顧客,這家飲食店極力改進烹製方法,在汽鍋雞中配加雲南特產的名貴藥材,突出了汽鍋雞的鮮、香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