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大學學歷不斷貶值,大學擴招、教學質量下降等成為主要原因

緣何大學學歷不斷貶值,大學擴招、教學質量下降等成為主要原因

對於60後、70後的人感受應該很深,當時大學的錄取率很低,考上大學是件榮耀的事情。大學畢業後,通常也是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很多用人單位對新入職的大學生也是很寶貴的。而在目前,這種情況很大地改變了,大學生的價值在持續下降,甚至有人說“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碩士,5年前的碩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有人認為“擴招使得入口變得很容易”,也有的說“大學的教育質量持續下滑,在大學只重論文,不重教學”。在目前學生仍然是刻苦努力12年,以求考上好大學,但畢業生越來越多,畢業後工作也越來越不好找,有學生問:大學究竟能教給我們什麼?

每年一到畢業季,畢業生遍地都是,各個招聘會人山人海,數百人求一個崗位都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即使是找到了工作,通常薪水也是蠻低的,甚至就連碩士畢業生也大喊就業難,種種跡象都在向我們表明學歷真的不值錢了。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讓中國人苦苦攻讀的學歷不斷的貶值?

高校大規模盲目擴招

全國

1998-2012高考錄取人數

1998年:錄取108萬人,報考人數為320萬,錄取率為34%

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2000年:錄取180萬

2001年:錄取260萬人 錄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錄取320萬人

2003年:錄取382萬人

2004年:錄取420萬人

2005年:錄取504萬人 考生867萬

2006年:錄取530萬人 考生880萬

2007年:高校計劃招生567萬人,與30年前報考人數極其接近,但是錄取比例約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數創新高,計劃錄取599萬人,考生1050萬。錄取比例57%。

2009年:2009年高考的平均錄取率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

2010年:錄取657萬人 考生957萬。錄取比例69%。

2011年:錄取675萬人 考生933萬。錄取比例72%。

2012年:錄取685萬人 考生915萬。錄取比例75%。

這種擴招從本科一直延伸到現在的碩士和博士生。如今的研究生擴招後教育的目的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純粹,出現了一個導師帶幾十個研究生,有數量、而教育質量持續下降的情況。如果說文憑是一種貨幣,那麼投資越多,應該對未來的購買力就越強。但如今,功利的教育,低質的教學,貶值的文憑,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應有的競爭力。於是本科生揣著畢業證書卻工作難找,結果就寄託在考研上;碩士生難找工作,就再讀個博士。在這種趨勢下,各個大學研究生院都在擴招,研究生一夜之間彷彿成了找不到工作學生的暫時避難所。但即使讀了碩士和博士,仍然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學歷造假和國外的“野雞大學”

對中國假文憑的泛濫程度,從街頭的“辦證”廣告的數量即可窺見一斑。從“打工皇帝”唐駿的假學歷引起悍然大波,到江西省官員胡長清學歷造假事件,再到各個明星的各種假學歷。。。按照中國假學歷的說法,一是“真的假文憑”,即辦假證的;二是“假的真文憑”,也就是文憑注水。這也使得公司企業在招聘入職時都需要通過學校的查證,來杜絕造假,可見這種學歷造假的風氣非常普遍。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一些“野雞大學”前幾年就大搖大擺地進軍中國。一些“野雞大學”還推出種種招生“優惠”:不用來美讀書,通過中文教學就可拿到美國學位。而那些購買“野雞大學”文憑的人,他們有的家境殷實,但在國外自制力差,無心完成學業,為了回國後能向父母有個交代,於是便購買了一紙假文憑。也有的走捷徑,打著名牌大學的假文憑,或者“野雞大學”的真文憑為回國工作鋪路。

特別惡劣的當屬官員們的注水文憑

關於“注水”文憑的報道,近年來確實不少。“注水文憑”是通過權學交易、互相利用,官員獲取“合法”的各種高學歷文憑。對官員來說,用權力換取一頂“博士帽”,便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烏紗帽”。而高校和導師可以透過官員權力達成自身利益所需,比如導師不僅可以順利拿到很多科研項目,而且能借助官員的行政權力獲得諸多社會資源。

正是在“名利雙收”的誘惑下,不少高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串通一氣、為一些“特殊”學生獲得“注水文憑”提供各種便利。在職研究生就是一條迅速獲得更高文憑的捷徑,而且是真金白銀國家認可的真學歷。有了在職研究生這種文憑,用不著就辦假文憑了。一些學校,並且可能是名校,經常和某些省份開展省校合作計劃,省裡給學校一筆專項資金,負責培養一些縣處級以上的幹部。甚至有高校,專門到官員所在地開設在職研究生班,提供上門服務。這種職權和學歷的公然交易,一方面讓學歷大為貶值,擁有高學歷的高官們並沒有真才實學,有的是運用交易的能力,也傷害了那些真正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的學生,使人們對國家教育制度產生了信任危機。而有限的教育資源又被大量消耗,真正的求學者被排斥。第二方面,對整個社會的學歷造假推波助瀾,整個社會變得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官員可以通過手中的權利獲得學歷,那普通的老百姓就通過造假來獲得好處,高校通過不斷稀釋學歷來獲得經濟利益。

bxjiaoshou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添加朋友即可關注,喜歡看到教育的真話、實話,並來討論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實用建議。來加入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