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抑鬱症是一種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

因為感到痛苦萬分,所以患者經常會問我:

  • 有什麼方法能幫我徹底治好抑鬱症?
  • 有沒有那種一週之內能讓我好起來的方法?
  • 人家說抑鬱症不好治,我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好了?

這些擔憂很常見,所以今天跟大家談一談:抑鬱症究竟是怎麼好的?

結論是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 好消息是:抑鬱症可以臨床治癒!
  • 壞消息是:趕走抑鬱症的,也許並不是醫生!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關於抑鬱症的研究已經達成共識,抑鬱症是一種複發率較高的慢性疾病,重度抑鬱症的預後一般。

可當這樣的基礎理論研究傳到老百姓的耳中,有時含義會被扭曲,變成了——抑鬱症是不治之症。

  • 易復發≠治不好
  • 慢性病≠治不好
  • 預後一般≠治不好

作為一名醫生,我要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抑鬱症經過正規、專業、全面的治療,是可以治好的。

但我要強調我所說的治好,是臨床治癒。

什麼叫抑鬱症的臨床治癒呢?

首先,“三低”症狀明顯消失:情緒不再低落,活力不再低沉,興趣不再空洞。

其次,社會適應能力良好;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樣的狀況持續至少兩個月時間。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臨床治癒,並不代表永遠不復發。

所以說臨床治癒並不代患者完全不用吃藥了,也永遠不用擔心抑鬱找上門來。臨床治癒只是我們在和抑鬱情緒共處一生的漫漫長路上,把它控制在了合理範圍內。

沒有得抑鬱症的人,難道就不會情緒低落,偶爾大腦空白,不想說話嗎?當然不是這樣。

所以我說:我們醫生,並不能完全“根治”抑鬱症,也不能把抑鬱症鎖進盒子,讓它永遠不出來興風作浪。

實際上,截止今天,醫學並不能讓絕大部分疾病“根治”。

舉個例子,相信幾乎所有人都不止一次得過普通感冒,沒有任何一種神奇的方法,能讓感冒永遠不侵犯我們。

無論是我們知道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會自愈;還是我們通過布洛芬,通氣鼻貼來避免感冒產生的頭痛鼻塞,最終感冒都會“被治癒”。

然而下一次流感來襲,我們依然會感冒。

諸如“感冒”這樣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它並不能根治,換成抑鬱症,是一個道理。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那麼,把“抑鬱症”鎖進盒子裡的人是誰呢?

是醫生嗎?是也不是。

這並不是在故弄玄虛。只是臨床工作中,我更願意做那個把盒子打開的人,而親手把“抑鬱症”關進去的我認為是患者本人。

小時候,黑暗也是我們的恐懼之一。

回想一下,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那麼怕黑?

當你擁有照明工具的時候,當你意識到黑暗並不會真正傷害你的時候,當有人陪伴的時候。

抑鬱症其實就是人生中的一段黑暗,走出黑暗的力量,來自於你自己。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期分為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維持期治療和停藥期治療。

臨床工作中,面對藥物治療患者大多會提出相似的幾個問題:

  • 藥物為什麼見效這麼慢啊?
  • 吃了藥我很難受,怎麼辦?
  • 我什麼時候可以停藥?

一般的藥物治療規律如下圖所示,而有2次以上的復發,特別是近5年有2次發作者應維持治療,一般至少2~3年,多次復發者應長期維持治療。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無論是哪個治療期的用藥,醫生的作用都是準確診斷,正確用藥。

但從某些角度看,患者能做的其實比醫生要多。

  1. 準確描述自身狀況,幫助醫生精準診斷。
  2. 及時複診,從而更好掌握病情發展。
  3. 配合醫生按劑量服藥,耐心等待藥物起效。
  4. 利用良好的生活方式讓身體更好更快的“自愈”。

藥物是依靠人體的機能發揮作用的!

不只是心理精神領域,醫學本就如此,必須依靠人體自身的力量才能完成治療。

比如說,如果我們的胳膊被刀劃了一道大口子,醫生通過外科手術縫合了傷口、進行消毒或者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之後,初步的治療過程就結束了。

但這個傷口並沒有迅速恢復成完整無瑕的皮膚,患者體內的細胞要進行一系列的“工作”來止血、將被劃開的皮膚組織重新聯結、繼續和侵入體內的細菌作鬥爭,最終才能“痊癒”。

抑鬱症的治療同理,抗抑鬱藥物通過佔據神經遞質的受體來控制情緒,而不是消滅掉情緒。

可以理解成:藥物把壞情緒通向大腦的門佔住了,抑鬱情緒就過不去了。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實際上,藥物佔據“大門”在2-3個小時內就完成了,而我們卻經常聽醫生說:服藥至少要在1-2周才會起效。

這是因為患者所理解的起效,並不是“縫合傷口”之後的“效果起點”,而是大腦藉助藥物的力量進行自我修復1-2周後的“真正起效”,也就是“我的病好像改善了”。

總而言之,醫生會給身體一個恢復的“環境”,但醫生並不能讓你的抑鬱症迅速恢復如初,能一瞬之間讓身心恢復完美的,那只是神話。

從根本上來看,拯救你的不是醫生,也不是藥物,而是你自己的身體。

點亮抑鬱症黑暗的燈光是藥物,而電力系統本來就存在在你的身體之中,醫生所做的,只是打開開關。

啪嗒,燈亮了。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一般來說,從鞏固期之後就需要逐步並行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為了是減輕和緩解抑鬱症狀,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提升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同時避免藥物依賴。


藥物治療的是車輛的故障部分,讓車輛能夠正常行駛。


心理治療則是給車輛加上各種保護措施,包括:上保險,交通規則培訓,駕駛技巧培訓等等,避免下次意外的發生。


這些保護都是由駕駛員主導進行的。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人本主義學家羅傑斯認為:

每個人的心理內部都有自我完善的內在潛力,心理治療不過是促進該潛力的自我實現。


治療師只要提供一個有利於來訪者成長的治療關係和情境,來訪者藉助這樣的治療關係和情境,就可以逐漸地恢復自身的心理健康了

心理治療是一條路,患者信任醫生,在醫生的帶領下,走上了這條路。每一次成功的交流,每一次內外的覺察,都是患者在這條路上留下的一個又一個腳印。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自身要有足夠的內在動力,去抵禦、消化、接納各種負面的情緒和想法,學習去強化自己的內心。

無論是正念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催眠療法等等,都是心理強化的技能,通過學習這些,可以獲得對抑鬱的免疫能力,讓你不再害怕抑鬱症。

因為你知道,即便抑鬱再次來襲,你已經擁有了力量與之抗衡。

心理治療,讓你接納黑暗並與其共處 —— 黑暗每晚都要降臨,黑夜並不會消失,當你不再懼怕黑暗的時候,你反而會發現黑夜也有其獨特的美麗之處。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作為心理醫生,我們總是試圖總結出某種惡性循環的規律,從而打破循環,讓患者向著康復的方向走去。

對於抑鬱來說,敏感、自責、自罪的個人感受是常見的,孤獨、封閉、逃避的社交狀況也如影隨形。

而這些負面感受和低迷的社交狀況,兩者十分容易擦出火花。

負面感受讓你選擇孤獨,而孤獨的狀態下無法接收到任何有溫度的激勵,就會把自己封閉在“自責—無人激勵—更加自責”的怪圈裡。

打開自己的內心,進行必要的社會交往,是走出抑鬱症的條件之一,也正是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我知道這有點困難,但我們終究需要走出這一步。

兩個小方法提供給你:

1. 你的溝通者不必是具體的個人,可以是一隻寵物、一陣微風甚至只是坐下來看看天空。

走出自言自語的內在世界,試圖去和這個世界溝通,哪怕是聽喜歡的音樂、看看喜劇也是有好處的。

2. 當你的溝通對象是某個人的時候,如果抗拒言語交流,可以選擇沉默陪伴的方式。對他說:我心情不好,你能陪我待一會嗎?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即便是無聲的、無形的、無意識的陪伴,都能給你積極的力量。


醫生並不能徹底“治好”抑鬱,因為抑鬱本身是人人都有的貫穿一生的一種情緒,我們只能接納它,包容它,把它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甚至用它來激勵我們、鼓舞我們。

醫生並不會徹底“治好”抑鬱,因為實際上徹底“根治”抑鬱症的,是你的身體、你逐步健全和健康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你充分體會到的支持及陪伴。

作為醫生,我們帶領你找到了打開“治癒”之門的鑰匙,而是否拿起鑰匙打開大門,永遠是你自己的決定。

彭旭:抑鬱症能根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