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什麼樣的觀念成什麼樣的人

時下,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喜歡給孩子打扮,而且有時候為了打扮得更漂亮些就花大把的時間放在這上面,總想讓自己的孩子外表不輸在起跑線上,

每有親朋好友見面特別希望對方能誇上一句“這孩子真漂亮”,而在這方面老師們往往不建議給孩子過度地打扮,過分地追求精緻。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孩童時期的影響很重要,那個年紀小孩子往往不能辨別事理,但是記憶力卻特別好,有些文章、有些事情可以在那個年紀非常容易地記在腦海裡,比成年人的記憶力要好,儘管他們不知道自己記住的東西什麼意思,但是這些東西會在他們真正懂事的時候開始影響著他們,發揮著引導他們思想的作用。所以在孩童時期你為孩子種下了什麼因,就會在他長大時得到什麼果。

讀中學的時候上鋪有個小兄弟非常愛打扮,他打扮的習慣也是長期形成的,十四五歲上了中學打扮得更加下功夫,那時候每天六點多起床上自習,晚上九點多下自習啊,學習任務非常多,每天幾乎靠著牆都能睡著。然而這個小兄弟卻並沒有耽誤梳妝打扮,每天四點多鐘就起來先洗漱,然後就是坐在床上打扮,先是摸這摸那,在臉上抹上各種東西和香味,那香水味非常刺鼻。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五點多鐘坐在床上,旁邊擺著木梳、髮膠和小鏡子,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整理髮型,噴來噴去,等大家都起床了,他正坐在床上用木梳劃拉額頭前面的幾根,就這幾根就要弄半個小時。高中大學依然保持著非常愛打扮的習慣,哪怕打鬧的時候被同學碰到一個頭發,上課的時候也要用木梳劃拉半節課。

這個小兄弟養成過度打扮的習慣,整個學生時代都是在瀟灑中度過,為此也沒少被老師教育,他一直就沒怎麼考過高分,大學隨隨便便報了個專業,現在工作了,他自己也說過學生時代什麼也沒學,沒什麼一技之長可言。這個小兄弟就是在年齡不大的時候,過分打扮沒有適度,懂事以後愈演愈烈。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小孩子應該有什麼樣的打扮觀念

外表上如何打扮

現在在很多人會覺得努力地追求打扮自己是為了體現孩子的個性,孩子應該有個性,以至於曾經一度在很多人的眼裡穿校服成了“不個性”的行為,認為這樣抹殺了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追求個性不代表過度追求打扮精緻,也不意味著越是怪異就越代表個性,尤其是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過度打扮的影響更是錯誤的。孩童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釋放天性、活潑的時期,我們都說童言無忌,因為孩子還沒有受到很多的影響,小孩子的思想是最純潔、最乾淨、最透明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這個年紀最美好的東西。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內心是如此外表亦是如此,小孩子的美與成年人之美不一樣,他們要表現出一種童真與稚氣,擦的東西、抹的東西、穿的東西、戴的東西這些都是裝飾之物,都是身外之物,它們的過分耀眼反倒遮擋了天然的美,不是過多地使用大人的打扮方式就意味著成熟,成熟也絕不是體現在外貌上,衣裝得體即可,其餘之物可適當增加,不必過多,孩子給人純真、乾淨的印象才是最美的,“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

思想、修養上也要打扮

有些東西雖然傳統,但是並不過時,在教育孩子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應該效法古人,古人在很多思想觀念上有時候值得我們去反思,以古為鑑來教育現代的孩子,我們讀古典小說或者歷史的時候經常會注意到,對一個人物外貌的描寫往往是先寫這個人的五官形貌、身材身形,然後再寫什麼樣的衣著和帽冠,可見人們對一個人的五官多麼在意,只要衛生整潔、衣裝整齊、行為談吐俱佳何須太多修飾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而一個人通過行為、談吐表現出來的氣質尤為重要,外部裝扮只是襯托之物,一個人可能五官並不端正,但是,如果衣裝得體,再配以良好的談吐舉止也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氣宇軒昂、英氣勃勃這樣的詞都是形容外表的,可是這些僅憑裝飾物卻裝飾不出來,像男孩子走路就要昂首闊步,不要低頭畏縮,捏著嗓子說話

。諸如此類的行為習慣都是小時候對孩子長期的思想雕琢形成的行為習慣。

孩子打扮太精緻,老師就勸誡家長,孩子上學是否要打扮?


過分地修飾外表就沒有時間讀書學習了,小時候多讓孩子接觸一些知識,無論是和誰交流都能體現出言語得當,都能在人前給自己的形象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