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巡察辦黨建引領:嚴格巡察“散亂汙”企業,杜絕“取締”非法企業再復活


尉氏縣巡察辦黨建引領:嚴格巡察“散亂汙”企業,杜絕“取締”非法企業再復活

縣委巡察辦副主任馬松山帶隊核實整改情況

河南黨刊開封訊 ( 毛世勤 通訊員 王衛河 ) “老兄,請問一下,最近咱這兒空氣質量怎麼樣,還有沒有難聞的氣味兒了?”

“俺這兒空氣變好了,沒有難聞的氣味了。”

4月13日-4月19日,尉氏縣巡察辦針對巡察村(社區)發現的“散亂汙”企業,開展巡察整改“回頭看”。

為什麼要開展巡察村(社區)問題整改“回頭看”?源於該縣巡察整改過的問題出現了反彈。

2019年8月,尉氏縣委巡察村(社區)時,將“散亂汙”企業取締清零專項治理情況納入巡察內容,著力巡察“散亂汙”企業取締清零工作中排查遺漏、取締不到位、整改不徹底等問題。該縣把立巡立改作為重點,第四輪巡察村(社區)時,針對“散亂汙”企業下發《立巡立改通知書》12份。對不能立巡立改的,建立《交辦事項臺賬》,限期整改。

2019年8月27日,尉氏縣委巡察辦將第四輪巡察村(社區)發現的12家“散亂汙”企業,交辦給該縣生態環境局,要求縣生態環境局每週報一次整改情況,兩個月內全部整改完畢。縣生態環境局於次日召開領導班子會、相關監察中隊長會,研究部署移交事項的整改情況,將整改責任落實到人;該局同時上報縣汙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汙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於8月29日給相關鄉鎮政府下發專項督辦函,確保移交問題按時全面整改。2019年9月6日,縣汙染防治攻堅辦上報的整改情況報告顯示,包括洧川鎮養馬寨村棉氈加工廠等12家企業均已停產、限時整改或取締,該廠整改情況顯示為“現該企業已取締”。

2019年10月15日,縣委巡察村(社區)組發現,該企業仍在生產。10月16日,縣委巡察辦再次對縣生態環境局下發督辦函,要求該局再次上報結果,並附相關取締材料、照片。生態環境局接到專項督辦通知後,立即成立縣生態環境局和鎮政府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經調查,該廠位於洧川鎮養馬寨村東頭,前身是養馬寨村村民的超市和大院,後改建成工廠,用廢布加工棉氈,氣味難聞,汙染嚴重。該廠無任何環評審批手續。上次巡察整改問題有反彈,取締不徹底,老闆又私自將電接上繼續生產。10月20日,縣生態環境局和洧川鎮成立聯合執法隊,出動剷車等大型機械4臺,16執名聯合執法隊員,將該“散亂汙”企業徹底取締。

尉氏縣巡察辦黨建引領:嚴格巡察“散亂汙”企業,杜絕“取締”非法企業再復活

取締前照片


尉氏縣巡察辦黨建引領:嚴格巡察“散亂汙”企業,杜絕“取締”非法企業再復活

取締後圖片

為了杜絕“取締”企業再復活,避免巡察村(社區)整改的問題再反彈,4月13日-4月19日,尉氏縣委巡察辦組織專職巡察人員,通過連續工作,對2019年度該縣四、五、六輪巡察村(社區)發現的“散亂汙”企業,開展一次集中整改“回頭看”。目前,“回頭看”共整改、拆除、取締企業34家,均已整改、拆除到位。

“要通過巡察村(社區)整改‘回頭看’,著力解決群眾身邊所怨所盼的環境汙染問題,讓群眾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在微觀上,抓好移交問題線索的處置和具體交辦問題的整改。在宏觀上,針對巡察發現的問題要找出深層次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推動建立“管長遠”“求長效”的機制,實現‘散亂汙’企業滾動清零,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該縣巡察辦主任宋國峰表示。

新聞熱線:0371——659385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