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擡頭”

引種百棗園,栽培食用菌,營造觀光田……

農科院進村 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閒置民宅改造成“會呼吸的院子”,空氣中有甜甜的味道。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植保所專家劉宇介紹栽培榆黃菇的方法技巧 記者 鄧偉攝

春天,孕育著希望。在門頭溝區齋堂鎮白虎頭村的村民看來,今年屬於他們的希望更為具象:一粒粒播下的百合種子,一根根飽滿的食用菌棒,一間間藝術氣息的民宿酒店,寄託了山區農民脫低致富的美好期望。經過3年多改造,這個曾經的低收入村不僅全員摘帽,而且人均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榜樣。

讓白虎頭村挺起致富腰桿的,是全市頂級農林技術團隊的科技幫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整合林果院、植保所、生物中心、草業中心、玉米中心等8位專家組建幫扶團隊,帶來最新成果,引種百棗園、營造觀光梯田、搭建科技小院,將這裡打造成三季有花賞、有景看、有果採的京西美麗鄉村,徹底改變了白虎頭村的落後面貌。

一堂棗樹課結緣農科院

從北京城區一路奔西90公里,沿著蜿蜒的齋幽路盤旋而上,看到路邊矗立著一幅白虎畫像,就說明白虎頭村到了。沿路眺望,村舍依山而建,梯田拾級而上,視野開闊、草木清新。

白虎頭與隔壁青龍澗村合稱“左青龍、右白虎”,本是個產煤村。上世紀90年代後期煤礦關停後,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山上的野棗樹。

2015年,白虎頭村的金絲小棗得了一種叫棗鏽病的“皮膚病”,收成受到嚴重影響。村民一籌莫展時,在清水鎮掛職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果院研究員潘青華來到白虎頭村講了一節棗樹課,從春天坐果期到秋天的病蟲害,講得深入淺出,詳實生動。棗樹課對症下藥,村民掌握了預防病蟲害的基本方法。

這堂棗樹課讓村民對果樹專家很服氣,這以後,村裡人經常邀請潘青華來指導,從棗樹剪枝塑形,到引種嫁接,“老把式”也心服口服。慢慢地,金絲棗的產量、品質都有所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有了些起色。

小村成了新品種試驗田

2016年,白虎頭村被納入全市重點幫扶低收入村,因之前棗樹課的結緣,市農林科學院全面對接白虎頭村,系統整合全院的科技、人才、資源幫扶白虎頭,並由農科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黃傑副研究員負責技術協調對接。

很快,市農科院就組織專家團隊進行了系統調查,提出了盤活白虎頭閒置農宅資源、林果及林下資源、生態資源和鄉村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具備生態觀光、康體休閒、文化體驗等複合功能的“京郊最美鄉村”的發展思路,併科學編制了《白虎頭村全產業鏈農旅融合發展規劃與設計》規劃方案。

按照方案,市農科院首先選擇在白虎頭村嘗試開展示範的產業是玉米,依託玉米中心技術團隊,幫助村裡引種了京科糯2000、京科甜608、京科玉368、京紫糯219等甜玉米、甜加糯以及糯玉米品種。對此,村裡不少人卻心生疑惑,“玉米到處都有,種玉米能掙錢?”

正在大家將信將疑的時候,令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眼看長勢良好的甜玉米即將成熟,卻被山裡的野生動物獾給啃個乾淨,導致部分新種的玉米地顆粒無收。但即便如此,由於引種的品種是優質鮮食玉米,口感好而且價格高,在部分收成受到影響的情況下,一年下來,示範種植的60畝玉米還是為村裡增收40萬元,新品種玉米的香甜口感和可觀利潤讓村民大開眼界:“原來玉米也有高端貨!”

玉米小試牛刀成功,市農科院機關二支部又協調植保所劉宇團隊推廣林下食用菌,栽培榆黃菇、平菇、玉木耳等品種,只需簡單通風澆水就有可觀產量,兩棟大棚的年效益能達到8萬元,成為村裡新的農業增長點。林果院潘青華團隊引進馬牙棗、京棗31、紅螺脆和嘎嘣脆等82個優良鮮食品種和6個觀賞型棗品種,在白虎頭村初步建立了“百棗園”。

農業景觀引來投資人

在提升農作物品質的同時,市農科院專家進一步提出引種觀賞草和觀賞百合,營造村落田園景觀。村民風言風語地說:“那些東西是徒有其表沒啥經濟價值。”一向佩服專家的村主任宋福強也有了顧慮:“地裡的草都除不乾淨,還讓我再種草?”甚至發生過一車觀賞草種運到村裡,村民讓原車拉走的事情。

不過,在黃傑和專家耐心的勸說下,村民最終還是同意在路邊、迴廊處種植了些紫葉狼尾草、拂子芒等觀賞草品種。轉眼到秋天,汽車駛過,輕風帶著草叢隨風搖曳,閒適的田園風光吸引不少市民來此觀光留念,還有一些專業攝影團隊到此採風。

良好的生態環境還吸引了一批社會投資者的目光。同道眾仁公司創始人王凡特地把公司搬到了白虎頭,利用幾處閒置民宅改造成一座“會呼吸的院子”,不僅把房間佈置得充滿藝術氣息,而且餐廳的食材還充分利用周邊的農林果實,進一步帶動村莊農業產業。

看到家鄉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宋立寶回來了,40多歲的他成為村裡最年輕的勞動力。這些天,他正和其他十幾位村民一起,在梯田上一壟壟犁地,撒下充滿希望的百合種子。

不走的幫扶工作隊

在市農科院專家看來,這些變化依然不夠,培育村莊的持續造血能力才是關鍵。於是,市農科院和白虎頭村分別出資20萬元,在村莊打造了一處科技小院,潘青華研究員等8位技術專家作為駐院團隊,在村裡建立試驗示範責任田,每兩週一次到村裡講知識、送技術,與村民一道“同吃、同住、同勞動”,打造一支“不走的幫扶工作隊”。

科技小院分為諮詢區、會議區、辦公區、生活區、室外展示區五大部分,提供了甜度分析儀、稱重器等簡單的儀器,以及一些農業生產科普讀物,村民帶著問題來這“尋醫問診”,專家第一時間做出解答,還會定期舉辦“白虎頭鄉村大講堂”。

如今,白虎頭村不僅僅完成了自我蛻變,還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脫低致富先進村,依託科技小院專家技術團隊的科技力量,白虎頭村未來將持續在新技術、新品種上引領示範,帶動林果、林下、旅遊等產業全面發展。“到時候,村民就是想不富起來都難。”宋福強說。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農科院進村白虎頭“抬頭”

以上內容出自:北京日報 記者 孫雲柯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轉載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