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這事不能太“較真兒

某論壇上有人問:“為什麼大部分人覺得大人不應該跟小孩‘較真’?”

有人答:“家長需要做的是用正確方法來引導孩子,孩子就像水,不能堵。較真就是對立面了啊,就是圍追堵截了,孩子只能逃走和反抗。”

教育孩子這事不能太“較真兒

您的答案是什麼呢?

不如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01

有一次,幾個朋友坐下來聊天,都是孩子媽了,聊的自然都是關於孩子的話題。

朋友白露說她上週帶孩子去遊樂園,本想好好放鬆一番,不曾想沒玩個盡興,還被自家孩子當成了“敵人”。

那天,她帶孩子去遊樂園玩,碰巧遇見了朋友也帶著孩子。她和朋友便讓孩子們去玩,自己和朋友閒聊會兒天。

這剛聊沒兩句,就聽見了孩子的哭聲。兩個大人趕忙跑過去,只見白露的小女兒正舉著小拳頭,而朋友的孩子一臉委屈、滿眼含淚。這一看就是自己家孩子闖了禍。

白露見狀厲聲訓斥小女兒:“趕快跟人家道歉!”

小女兒看著白露,哇地一聲哭了出來,邊哭還邊拿小拳頭打白露,似乎委屈得不行。

自家娃惹事了,肯定得給別人一個交代。

教導道歉的她怎麼倒成了孩子眼裡的壞人,這讓白露很是不解。她,做錯了嗎?

教育孩子這事不能太“較真兒

朋友李玉這時候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前陣子她出差坐高鐵,看見一個小男孩踢前座座椅,前座乘客讓他不要踢,小男孩媽媽見狀趕忙斥責自己孩子:“不準踢!”小男孩聽了非但沒有停下,反而鼓氣踢得更帶勁了。

這時,孩子的爸爸替孩子向前座乘客道了歉,把孩子拉過來說了一番悄悄話。也是奇了!

小男孩立刻就安靜了下來,最後還乖乖跟前座乘客道了歉。

白露聽了這個故事,擺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麼道理。後來聽說那天聚會回去後,白露就和女兒左左“化敵為友”了。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孩子犯錯怎麼辦?咱們來一起分析分析吧。

02

第一個故事中白露的小女兒為何打自己的媽媽?

是因為白露太兇了嗎?其實不然。大家回想一下,當時白露一過來還沒問事情緣由,就覺得是自己女兒的錯,直接讓自家孩子道歉。

孩子會怎麼想呢?本來以為和自己一個陣營的媽媽,卻突然“叛變”了,不僅責罵自己還讓自己給其他人道歉,再也不要跟媽媽玩了。孩子心裡沒有對錯,只有當下的委屈和難過,所以有了“打媽媽”的場景。

教育孩子這事不能太“較真兒

而白露為什麼後來又恍然大悟,和女兒和好如初了呢?

是因為朋友李玉講的故事嗎?這回您猜對了!故事中的父親遇到了與白露相似的事情,為什麼他能處理得好呢?

因為他站在孩子的立場。當看到小男孩踢前座人的椅子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責罵他。而是把小男孩帶到一邊教導。

這種在孩子犯錯時,語氣平和、同孩子有身體接觸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爸爸媽媽說的話。這樣跟孩子講道理,哪能不事半功倍呢!

TANG GOU SHUO

湯溝有話說

看到這裡想必您心中也有了答案。教育不“較真”,當孩子犯錯時,不要立馬去責罵孩子,而要先聽聽孩子的想法。當你與孩子站在“同一個陣營”時,孩子感受到您的理解與尊重,相比於“管”與“教”,孩子更樂於同您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