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就在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每年的這個時間,高考都是熱門話題,期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變化:

政府投入巨大成本,確保前期準備、考試過程、考試結果的程序正義。北京時間09:00全國統一開考,在新疆地區,當地的時間是06:00~07:00公共交通會優先保障考生的出行多年前,有一位叫高曉松的考生,臨時借了陌生人的自行車才趕上考試一些家長砸了廣場舞的音響、殺光了小區的青蛙,還"自發"地封了學校周圍的路。...

一些事傳為佳話,還有的充滿爭議,高考作為中國教育最受關注的事件,影響了一個個考生和家庭的命運,它幾乎奠基了這個國家的現在,也關聯著它的未來。

毛坦廠中學:明天在哪裡?

中國有很多優質的中學,但有兩個學校因高考被大眾熟知,一所是北方的衡水中學,另一所是南方的毛毯廠中學,今天想聊聊後者。

毛坦廠中學坐落於安徽省六(lù)安市,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它被譽為"高考工廠",每年六月,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考生(復讀生為主)從這裡走向考場,幾年前,第一次聽說這裡的我就很好奇,在這個規模巨大的國家,總會存在極端的社會現象,他們大規模地展示著自己的意識形態,這非常合理,這非比尋常。

陪讀 - 中國教育的極致

中國人重視教育,能體現這一點的極端現象要數陪讀了,家長們真實地放棄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品質,給處於關鍵階段的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這樣的現象在中國的中學旁並不罕見,在毛坦廠更甚。筆者也於高考前趕赴毛坦廠,拍下了下面的照片。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中午的校門口最熱鬧,學生們吃著家長送來的專屬料理,我在觀察了一下,主食、蔬菜、肉類,還有為下午準備的水果和牛奶,應有盡有,這頓飯的時間,可能是兩代人交流最多的時候了,場面震撼又動容,兩個人相對而坐,家長靜靜地看著孩子吃飯了一餐飯,放佛看到了自己過去和未來,此種情緒,必須用某青年的詩來表達: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有的同學在學校旁馬路邊吃午飯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在校園的一處牆外,家長們對著一棵樹燒香祈禱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早晨7點,滿是家長菜市場

在這裡,我看到了密度最高的中年大姐群體,可能是由於她們目標一致且非零和博弈,大家的臉上總有一種怪異的同仇敵慨。

關於毛坦廠中學,最近白巖松的一個視頻很火:

白巖松講毛坦廠

GDP創收

今年,毛坦廠還有一條新聞上了頭條

毛坦廠"陪讀媽媽"一年掙百萬

如下圖,新聞提到的是這裡出現的一種商業模式:代培讀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在毛坦廠中學的周圍,可以看到很多這種代培讀的機構,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樣的成本更低,也能起到陪讀的大部分作用,有些方面甚至更好。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毛坦廠鎮,高考極其衍生經濟總量已經非常可觀,毛坦廠中學的復讀學費是幾千到幾萬不等,分數越低的學費越高,加上衍生經濟(考生以及家長的衣食住行),粗略估算會為當地創造每年數億元的收入。

在中國的小城市(鎮),高考是考生及家庭的精神支柱,在毛坦廠,高考以及衍生經濟也是當地GDP構成的重要成分。當然,為了更好的效果(高考成績),官方也會出更多的利好政策,從而發展壯大"高考"產業。比如,從六安市可以坐公交直接抵達毛坦廠鎮(車程近2小時,票價1元);在毛坦廠鎮找不到一家網吧,要知道,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地方,網吧越有市場,只是被當地"放棄"了。

升學率:2018年,毛坦廠中學一本達線率為66%,本科達線率為95.7%。

高考的重要性: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

高考(學歷)很重要,這一點人們的看法很一致,但高考是否那麼重要,值得人付出那麼多,卻一直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

就業

在不涉及個人利益時,人們語重心長地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是否贏在起跑線並不重要;你看看,羅永浩、脫不花連大學都沒上過,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大學都沒畢業,現在還不是很厲害。。。

我承認這些都是事實,可現在,如果你只有一個高中學歷,你幾乎進不去上述各位的公司,更別說成為他們。我們不說太虛的話,看一下學歷對於就業的影響:我在某招聘網站上找了某鵝廠的招聘信息,我們看到,已經很難找到本科以下學歷的要求。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那些普遍被認為優質的工作崗位(公務員、國企、外企、一線國內上市公司以及被看好的獨角獸),對於學歷的要求至少是本科,有些已經上升到211,985甚至C9,一些崗位還只看第一學歷(就是你的高考分數)。

一定有人會說,拿個例來說明宏觀的問題,恐怕不太有說服力,這一點我當然同意,我們現在看看宏觀的東西: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上面的資料來自企鵝智庫|2019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我們看到,低學歷人群更多地在從事個人經營和自由職業,而不是在公司/單位內的穩定工作,這當然不是他們自主意願的選擇,而是對於社會資源(工作崗位)分配的無奈接受。

如果再說個人經營和自由職業也可能做大做強,超過那些所謂的職場白領,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就好比很多人不理解企業為什麼要設置學歷的門檻,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我們都承認,沒有學歷的人群裡同樣有優秀的個體,只是有學歷的人群中優秀的人更多一點(高考成績至少說明不差的智商和意志品質),同樣是面試10個人,在兩個群體中可能找到3個和1個,概率問題在現實中表現為成本問題,企業要生存,不能選擇更高成本卻沒有更高收益的方式。

婚戀

在婚禮市場上,學歷一直是男女雙方及家長都看重的方面。我們經常吐槽女博士,但這並不是普遍事實;如果一個“女博士”真的在婚戀市場不被看好,不會是因為博士的學歷,更可能的是年齡或者性格的原因。

除非一個人能夠在其他方面(一般是物質的收入能力)格外突出,否則學歷對於婚戀的影響很大。

人格塑造

人們常常高估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低估環境對人的塑造。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被環境一次次影響和改變的過程,我們很偶然地選擇了一個環境,它把我們塑造成另一個樣子,在這個樣子的基礎上又偶然地進入了後面一個環境。人們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具體經歷,但高考可以幫你大概率選擇一個不壞的環境(大學):

  • 不良嗜好的人不多
  • 老師們大概率會教你知識
  • 人們普遍認為堅持好的價值觀是對的
  • 你甚至有可能踏上科研的道路,不管怎麼樣,它對整個社會貢獻是巨大的
  • 即使家裡條件很差,也可以在社會的幫助下讀完大學
  • 在這裡認識的人會成為你有價值的人脈圈
  • 在這裡,學習是一件正確又正常的事

如果在這個環境裡形成三觀,大概率會比外面好一些,你還可以繼續擁有理想,你的迷茫和叛逆可以被包容,你還能相對自由地敞開對世界的認知。

平均主義與精英主義:如何分配優質資源

一個國家如何分配資源,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底層的價值觀。

我曾經就高考制度的問題與同事爭論了幾個小時,當然不會有結論;後來才意識到,這不只是一個公平的問題,這是一個棘手的資源分配問題。如何分配優質教育這種稀缺資源,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每次變革都會激起激烈的社會反響,這種棘手問題,光是維護好 平均主義與精英主義的平衡 就已經非常困難,這一次,西方文明沒有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可能是)影響一生的利益面前,很難要求所有人都考慮全社會的利益,事實上,決策者和執行者會永遠被罵,獲益者會一言不發,損失者破口大罵自己生在了最壞的時代。

至少現在,在毛坦廠,打工者的孩子並沒有像父母那樣無法觸及這個國家的優質資源,而這個國家也頑強地堅守著這一通道。


毛坦廠和它的高考

短暫的午餐過後,孩子去午休了,媽媽開始吃飯,我遠遠地看著她,淚流滿臉,彷彿看到一箇中國家庭的堅定和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