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危險了,到日本展出還能完璧歸趙嗎

就在今天(2019年1月16日),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這幅珍貴的書法名作一直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很少公開展出,而這次提供給日本做特別書法展,引發了兩岸網民一片撻伐之聲。下面圖片是日本主辦方在這次書法展之前做的宣傳版面。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危險了,到日本展出還能完璧歸趙嗎

聽聞這則消息,筆者最為擔心的是《祭侄文稿》這次展出後能不能完璧歸趙。因為這幅書法作品是顏真卿的書法真跡,由唐代歷經千年輾轉到今天,其珍貴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僅就對這千年紙張的保存就需要溫度溼度和光照的謹慎呵護,漂洋過海到日本展出,主辦方對作品的保護做足工作了嗎?它還能保持原貌嗎?更該提醒注意的是,2011年九月《西泠八家印存》就是在日本展出時被弄丟的,至今還是書法界的一件憾事啊!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危險了,到日本展出還能完璧歸趙嗎

《祭侄文稿》局部圖片

顏真卿的楷書被後世奉為楷模,他的行書成就也極高,是繼晉王羲之以後的又一座高峰。顏真卿偉大的人格和在書法上博大精深的技藝,在我國書壇影響極為深遠。《祭侄文稿》書寫於公元758年,墨跡本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是顏真卿為懷念在“安史之亂”中犧牲的侄子顏季明寫的一篇祭文。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危險了,到日本展出還能完璧歸趙嗎

《祭侄文稿》局部圖片

顏真卿的侄子在與史思明的叛軍作戰時被慘忍殺害,身首異處。顏真卿派人到河北找到侄子的頭骨後強忍著悲痛書寫了這幅千古名作《祭侄文稿》。顏真卿書寫此文時,血淚交迸,不計工拙,字裡行間飽含著強烈的情感,此作無意於書,卻在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整幅作品運筆圓轉流暢,落筆果斷自然,用筆燥潤相間,點畫姿態靈動,飛躍而又凝重含蓄。結構敧正相生,錯落有致。時而濃墨重彩,時而渴筆行走,字字行行,無不蘊含著強烈的藝術魅力,震撼著讀者的心靈。所以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危險了,到日本展出還能完璧歸趙嗎

《祭侄文稿》局部圖片


如今,《祭侄文稿》在日本東京展出,讓很多書法愛好者對它的命運擔憂起來。這也讓我想到了珍貴的《遊目帖》和《西泠八家印存》。王羲之的《遊目帖》流入日本廣島後毀於戰火,造成書法界的一大損失。《西泠八家印存》於2011年8月借給日本展出,2011年9月催促日本方歸還時被告知《西泠八家印存》丟失了,主辦方想賠償200萬日元(約合13萬人民幣)了結此事,這個事件到現在還沒有結果。《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遺失也給我國書法界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今天《祭侄文稿》又到了日本,它還能完璧歸趙嗎?忠烈耿直、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顏真卿在世的話,他會答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