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乍響,中小商家“疫”境求生

大規模復工復產後,資金鍊成為中小企業的生命線。

4月7日,浙江與阿里巴巴集團在杭州簽署“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從0賬期服務到C2M定製化生產,阿里利用其20年來沉澱的數字化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海鮮網店店主:我發了貨就能收到錢

“其實我也是偶然間發現的,當時看到後臺不是有個提前收款嘛,我一點進去,心裡暖了一下,居然(提前提款)還不需要手續費的。” 舟山海鮮網店合夥人馮銀華說。

馮銀華和她的合夥人在淘寶上經營著一家舟山海鮮專營店,合夥人負責每天去舟山碼頭拿貨,而她負責線上營銷。馮銀華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宅在家裡自己做飯,好多老客戶都想吃海鮮調調口味。網店正月十五復工後,訂單一張接著一張來。

“春雷”乍響,中小商家“疫”境求生

生意好自然高興,但資金壓力也隨之大了。海鮮市場交易幾乎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在線上模式中,消費者要點擊“確認收貨”後,商家才能拿到錢。資金來不及回籠,讓馮銀華感到很擔憂。

“比如我們今天收鯧魚,鯧魚一般都是幾千斤、幾千斤地收,按100多一斤的收貨價算,需要的資金量是很大的。而在銷售端,如果我的客戶不主動點確認收貨,我們要等到15天系統確認以後才能拿到錢。” 馮銀華說。

2月中旬,馮銀華登錄管理後臺時發現,提前收款不需要收手續費了,隨後她從阿里小二那裡得知,阿里巴巴面向平臺商家推出“0賬期”政策,商家在消費者確認收貨前,就能免費提前收款。

這段時間,馮銀華前前後後提現了100多萬,“我每次點發貨,這裡可以提款的額度就會增加,” 馮銀華向記者指了指電腦屏幕說。“疫情期間我們每天的銷售額大概在3-5萬,把錢提出來以後,我們馬上又可以去拿貨了,這項服務真的很暖心。”

海寧皮革城老闆娘:粉絲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款

在浙江嘉興的海寧皮革城,檔口老闆娘沈太正忙著和直播間裡的粉絲互動。“我每天基本上直播6-8個小時,每場直播能賣掉500-1000件衣服,有幾場甚至超過1000件。” 沈太說。

“春雷”乍響,中小商家“疫”境求生

疫情對海寧皮革城的線下皮草銷售造成很大沖擊,檔口商家紛紛轉戰線上,沈太所在的皮革城F座三樓,差不多有70%的商家都忙著直播賣貨。

沈太告訴記者,她之所以堅持每天直播,一方面是想清掉疫情以來積壓的庫存,更重要的是,通過淘寶直播後臺沉澱的數據,她能知道哪些款式更受歡迎,可以打版讓工廠去批量生產的。

“我曾經嘗試過一條皮裙子,我當時並不想賣的,但是整整一個禮拜,一直有粉絲跟我要這款裙子,我馬上就開發這個產品,半個月上架,現在每一場直播基本都能賣80-100條之間。” 沈太說。

嘗試線上銷售之前,沈太和不少海寧皮革城的商家一樣,在選品時很盲目,往往是別人家賣什麼就進什麼貨,賣不掉就堆倉庫。

如今,藉助淘寶的“直播+預售”功能,她的產品都是賣了再做,有些產品可以甚至可以做到零庫存,大大減輕了資金鍊上的壓力。

“首先我穿著準備上新的衣服進直播間,讓粉絲和我互動,一起討論款式、面料,如果呼聲比較高的話,我就做預售。” 沈太告訴記者,她們在發貨前會提前和粉絲說好,預售款的衣服到貨會慢一些,部分退回來的貨,也會有其他粉絲來買,基本不會有庫存積壓。

一聲春雷,在“浙”裡響起

從“0賬期”服務,到數據分析管理庫存,越來越多的中小商家嚐到了數字化升級的“甜頭”。

4月7日,阿里巴巴宣佈時隔11年再次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的特別行動——“春雷計劃”,出臺五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包括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

在阿里巴巴宣佈啟動“春雷計劃”當天,浙江省人民政府和阿里在杭州簽署“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三年內推動實現“三個一”合作目標:

在浙江知名產業帶區域建立100個產地直播基地;通過C2M超級工廠計劃打造100個銷售過億的工廠;在浙江製造業發達地市定向扶持5個產業帶,實現銷售破1億單。

“春雷”乍響,中小商家“疫”境求生

目前,義烏國際商貿城、海寧皮革城、衢州淘寶直播村播試點區等地,已經建立起較有影響力的產地直播基地。諸暨襪業產業帶、台州母嬰產業帶、慈溪小家電產業帶等浙江製造業產業帶,已率先接入淘寶C2M模式,在傳統制造業數字升級的浪潮中搶得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