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有種“撿金葬”就快要失傳了

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有種“撿金葬”就快要失傳了

孔子曾說:“生,待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喪禮是人生禮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告別人生的最後一道儀式,壽終正寢,俗稱“白喜事”,不僅具有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人生信仰。

宋代有詩云:“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漢族傳統思想講究逝者“入土為安”,因此木棺土葬延續數千年,而在客家人中,這種葬俗又稱“血葬”,其保存較為完好,主要包括送終、剃頭放落氣炮、移床出煞、停屍、報喪、哭喪、做道場、扎紙、出殯、撿金等儀式。

家中老人病重時,子女兒孫都會及時趕回,守護在老人身邊,以盡最後孝道。逝者臨終前要沐浴、淨身;死後放“昇天炮”,也稱“落氣炮”;然後點香蠟,燒三斤六兩”倒頭錢”。

相傳人去世後到陰司地府,要經過經過“三殿六司”,一般一斤錢,一司一兩錢,用於打點陰司差役,一分都不能少;用竹竿捅去逝者屋頂的一兩片瓦“出煞”,將逝者抬上木板,停放,並將逝者生前之物拋上屋頂;家人向親友“報喪”,若是母親亡故,必先去舅父家報喪,報喪前先在親友家門前下跪,見到親友後叩頭報喪,恭請民間陰陽師和幫忙師(幫忙的人)料理喪事。在停靈期間,孝子須守在靈前,其他閒雜事情多由幫忙師代勞。

在客家人中,還有種葬俗叫“撿金葬”,是最典型的葬俗禮儀。血葬多年後,請陰陽師推算“撿金”日期,然後由撿金師開棺取骨。遺骨撿出後,撿金師用草紙將骨上的雜質和水分擦淨,按生前部位依次擺於鋪有紅紙的大竹篩內。若遺骨缺失,則將位置空出,主家過目後,開始裝壇。接下來是裝殮、封壇和安葬儀式。

在成都東邊有個龍泉驛,有個古鎮叫洛帶,在洛帶有個寶勝村,住著不少的客家人。其中有個劉家人,就是純正的客家血統,在他們的《劉家族譜》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

康熙年間,立璋公與兄嫂同行,後兄立瓊死於途中,璋公與嫂仍堅持上川,落業於寶勝村,繁衍成二大房人。繼後,將立瓊公“金骸”遷川,埋葬於今山泉鎮觀音閣下。

道光十五年,又將原葬於江西老屋的父母“金骸”遷葬於寶勝村。隨著時代發展,當地木棺土葬改為火葬,葬禮儀式逐漸簡化,葬俗逐漸消失,但是客家人對祖先崇敬與孝道的情感從未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